或问:“大衍之数,《易》之缊乎?学者莫不尽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尽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书则六经也,其文则圣人之言也,其事则天地万物、君臣父子夫妇人伦之大端也。大衍,筮占之一法耳,非文王之事也。”“然则不足学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

【注释】:

  1. 经旨:指《易》的宗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其宗旨就是阐述天人关系、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
  2. 或问:《易》中的一个问题或疑问。
  3. 大衍之数:《易》中的一个数学原理,指的是64卦的总数。
  4. 缊乎:充满,这里是指《易》的内容非常丰富。
  5. 学者莫不尽心焉:学者都尽心去研究它。
  6. 《易》者:指《周易》。
  7. 文王之作:周文王所创作。
  8. 六经:古代儒家的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
  9. 圣人之言:指《周易》中包含的各种智慧之言。
  10. 天地万物、君臣父子夫妇人伦之大端:指《周易》中涉及的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方面的内容。
  11. 大衍,筮占之一法耳:大衍是《易》中的一种占卜方法,但并不是《易》的全部。
  12.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意思是说只有掌握了《易》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学习它的具体应用,而不能只学习其中的具体技巧。
  13. 知此然后知学《易》矣:只有在理解了《易》的本质后才能真正地学习《易》。

【译文】:
有人问:“《易》的原理,是不是像‘大衍之数’那样充满呢?学者们都尽心地去研究它。”回答说:“‘大衍之数’只是《易》的一部分内容,何必要全身心去投入呢?实际上,《易》是周文王的作品,书中包含了六部经书,里面都是圣人的言论,它讲述的是天地间万物、君臣父子夫妇这些人类的基本道理。‘大衍之数’只是一种占卜的方法,而不是周文王所要传达的内容。”“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呢?”我回答:“掌握了《易》的基本原理就能同时掌握它的各种应用,没有哪一个是通过单纯学习它的具体技巧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易》的精髓,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习《易》。”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易》的学习与理解的文章。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深刻的问题:“《易》的原理,是不是像‘大衍之数’那样充满呢?学者们都尽心地去研究它。”这个问题似乎在挑战读者对于《易》的理解。接着,作者通过“大衍,筮占之一法耳”等话语,指出了《易》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包含丰富哲理和智慧的书籍。

作者进一步解释说,真正的《易》不仅仅是一种占卜方法,而是包含了天地万物、君臣父子夫妇人伦的大端。这里的“大端”意味着《易》中所蕴含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作者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来强调,只有掌握了《易》的基本原则和原理,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习它的具体应用。这既是对《易》本身的深入理解,也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启示: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技术或技巧,而是要深入其内在的智慧和文化。

这篇文章通过对《易》的解读,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知识和智慧的理解和运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