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
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
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
可是登临无限意,闲看西日下城头。
仲宣楼
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
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
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
可是登临无限意,闲看西日下城头。
注释:仲宣楼:指诸葛亮的草庐。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一降春雨就真的成了五月份,十年后我又一次登上了仲宣楼(诸葛亮的草庐)。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峥嵘:高耸的样子。欺:蒙骗、欺骗。人:这里指世事。浩荡乾坤:广大的天地。入客愁:被贬谪到他乡作客的愁苦。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孙刘:指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魏强蜀弱,吴居其中。气力:力量,实力。三分尽:全部用光。百战收:经过一百多次的战斗才取得胜利。可是登临无限意,闲看西日下城头。可是:即使如此,也还有登临高处的无限感慨。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罢相出京以后。公元207年(建安二十四年),诗人随曹操征讨乌丸时,因触怒曹操而被免官归田。公元208年,诗人又随刘备征吴,因受刘备之托而与孙权结盟,使刘备得以在赤壁击败曹操,从而建立了蜀汉,诗人被封为丞相,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诗人在这首诗中回忆自己十年间两次登上仲宣楼的感受和心情,并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首联两句写诗人自比孔明,感叹时事如春雨之落,使人顿生感触;再以诸葛一生功业未就,反被罢黜还山,来暗讽自己屡经坎坷不得志的处境。颔联两句写诗人对孙、刘联盟的不满。孙、刘是三国鼎立时期的著名英雄,他们在赤壁之战前联合抗曹,但后来却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发生了矛盾,最终导致孙、刘之间的内讧,刘备败走白帝城。这两句诗人运用“三顾频烦天下计”的典故,表明自己虽被刘备三次召见,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颈联两句写诗人对蜀地山川的感慨。蜀地山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块难得的土地。然而,在诗人眼里,这片沃土上的人民却饱受战乱之苦。尾联两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站在城头上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豪迈之情。尽管身处逆境,但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终将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