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
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
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
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
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
形影寄孤舟,吾道成鴂舌。
笑谈正凌傲,俯仰不偪侧。
每与景物会,未省欢娱毕。
叠翠晚愔愔,堕黄秋的的。
鱼龙负赑赑,独鸟去不息。
旷原眇周抱,异境超慌惚。
径度万顷空,忽得一拳碧。
稍稍鸡犬近,依依钟梵夕。
推门月微堕,煮茗香初歇。
衣裳识霜信,瓶钵了禅悦。
事定心源清,梦回斗柄直。
周游兴欲尽,长往计未决。
出门更回首,沙水荡虚白。
美哉神禹功,已矣三苗国。
山川长不朽,愚智俱可惜。
神交正冥冥,指点空历历。
慎勿语俗人,桃源恐相失。
【诗句】
- 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形影寄孤舟,吾道成鴂舌。笑谈正凌傲,俯仰不偪侧。每与景物会,未省欢娱毕。叠翠晚愔愔,堕黄秋的的。鱼龙负赑赑,独鸟去不息。旷原眇周抱,异境超慌惚。径度万顷空,忽得一拳碧。稍稍鸡犬近,依依钟梵夕。推门月微堕,煮茗香初歇。衣裳识霜信,瓶钵了禅悦。事定心源清,梦回斗柄直。周游兴欲尽,长往计未决。出门更回首,沙水荡虚白。美哉神禹功,已矣三苗国。山川长不朽,愚智俱可惜。神交正冥冥,指点空历历。慎勿语俗人,桃源恐相失。
【译文】
- 元气无形如无根之株,大地脉络有断裂之处。日与月相互吞吐,天地间云雾自生又自灭。楚地王妃寄托深远的思念,巴地客人回答着清新的笛声。怎知道在茫茫的荒野之中,并非依赖巨鳌之力就能生存?地势高耸俯瞰南国,思绪随着西风飘荡。孤独的身影寄托于一叶小舟,我的道就像蝉的叫声一样难以理解。我嘲笑谈吐正显得骄傲,却俯仰之间并不觉得压抑或局促。每次遇到自然景观之时,都来不及尽情地欢欣喜悦。傍晚时分景色更加静寂,秋天的黄昏也愈发凄凉。鱼龙背负重荷,独行的鸟儿不停飞翔。旷远的原野仿佛环绕四周,不同的境界超脱迷茫。走过千山万水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片空旷之地,忽然发现手中紧握着拳头般的碧玉。渐渐接近村庄,听到钟磬的声音,夕阳渐渐落下,煮茶的香气刚刚散去。衣衫已经感受到了寒露的到来,瓶中的茶水也已泡好,让人感到宁静愉悦。当事情安定时内心清澈如源,醒来时北斗指向天枢正直明亮。漫游四方兴致已经尽了,长久的旅行计划尚未决定。走出门外回头望去,只见沙水荡漾着一片空白。赞美伟大的神禹之功,但遗憾的是三苗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山川河流永恒不朽,无论愚者还是智者都值得惋惜。神与人的交往正朦胧不清,只是通过指点来表达一切事物。千万不要告诉那些世俗的人,这样恐怕就失去了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岳阳楼、洞庭湖和君山的联句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自己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元气无根株”,用元气比喻天地之间的生命力,强调其无形无质的特点。紧接着的“地脉有断绝”则是说地脉虽然相连,但却存在断裂之处。这种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诗人以日和月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日月交替吞吐,云雾生灭,象征着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使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诗人通过楚妃和巴客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楚妃的幽思和巴客的应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独特体验。
诗人以“慎勿语俗人”结束全诗,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和世俗的东西。这种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