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何年结构成,朱帘卷处眼偏明。
阶前古木寒云色,涧底流泉碎石声。
山近烟岚浮几席,楼高星斗在檐楹。
我来三伏炎蒸候,便觉清风两腋生。
秋霜阁
高阁何年结构成,朱帘卷处眼偏明。
阶前古木寒云色,涧底流泉碎石声。
山近烟岚浮几席,楼高星斗在檐楹。
我来三伏炎蒸候,便觉清风两腋生。
注释:
- 秋霜阁:即指秋天的凉爽之处,这里可能是诗人居住或游览的地方。
- 高阁:高大而华丽的阁楼。何年结构成:询问这座阁楼是何时建造而成的。
- 朱帘卷处眼偏明:红色的帘子卷起时,眼睛似乎更加明亮。
- 阶前古木寒云色:台阶前的古老树木和周围的寒云交织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景色。
- 涧底流泉碎石声:从山涧底部流淌的泉水撞击到石头上发出的声音。
- 山近烟岚浮几席:远处的山峰被薄雾笼罩,仿佛漂浮在几席之间。
- 楼高星斗在檐楹:高高的楼宇上可以看到星星和月亮挂在屋檐和房梁上。
- 我来三伏炎蒸候:我来到三伏天的炎热时期。炎蒸:炎热潮湿的天气。
- 便觉清风两腋生:突然感到一股清凉的风从两侧的腋下吹来,感觉非常舒适。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感受的诗。首句“高阁何年结构成”表达了对阁楼的好奇和赞美,暗示这座阁楼的历史悠久且精美。第二句“朱帘卷处眼偏明”则描述了当红色的帘子被卷起时,诗人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可能是因为光线变得更柔和或者因为红色给人带来的温暖感。第三句“阶前古木寒云色”进一步描绘了阶梯前的古老树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写了山、水、建筑和自然现象,如“涧底流泉碎石声”、“山近烟岚浮几席”、“楼高星斗在檐楹”,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受。最后两句“我来三伏炎蒸候”和“便觉清风两腋生”表达了诗人对夏天炎热的感受以及感受到的凉爽之快,突显了秋天带给人的清新与舒适。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