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隐居尚深渺,径迂不欲与世通。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视左右环群峰。
飞泉不测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步跻石磴旋盘折,翠荫蒙密多长松。
唐闻马练师,晋传葛仙翁。丹灰已死不复炽,独有翰墨留遗踪。
定知华表立归鹤,谁见灵湫藏蛰龙。白云子,信亦稀,藐视声利如尘泥。
仕途捷径非我乐,不死之乡终欲归。玉霄峰前烟扑扑,金庭宫外云霏霏。
哀猿啸断月不古,桃杏得春还满枝。风驭寥寥何处在,孤坟棺殓只空衣。

桐柏崇道观

神仙隐居尚深渺,径迂不欲与世通。

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视左右环群峰。

飞泉不测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
步跻石磴旋盘折,翠荫蒙密多长松。
唐闻马练师,晋传葛仙翁。
丹灰已死不复炽,独有翰墨留遗踪。

定知华表立归鹤,谁见灵湫藏蛰龙。
白云子,信亦稀,藐视声利如尘泥。
仕途捷径非我乐,不死之乡终欲归。
玉霄峰前烟扑扑,金庭宫外云霏霏。
哀猿啸断月不古,桃杏得春还满枝。
风驭寥寥何处在,孤坟棺殓只空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桐柏崇道观的壮丽景色和道士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道士的生活描绘得如诗如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神仙隐居尚深渺”描述了道士们的隐居生活,他们选择深山老林作为修炼之所,远离尘世喧嚣。这一句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神秘的基调。

诗人详细描绘了道士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追求高远的境界,不与世俗相通。在山林中修行,追求道法自然,不拘泥于形式和规矩。这种修行方式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诗人还描述了道士们的生活环境。山上的飞泉、瀑布、翠竹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种自然环境为道士提供了理想的修炼场所。

诗人还提到了道士们的精神追求。他们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的境界,但已经死去的炼丹家不再被人们重视。这说明道教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而不是物质财富或权力地位。

诗人以道士的生活状态为主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认为,追求名利的人很少看到道士的真实生活状态,只能看到他们的虚名。因此,他羡慕道士的生活,渴望过上这样清贫而富有精神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桐柏崇道观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士的看法以及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