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轻雷喷玉泉,石桥僧度是何年。
灵峰斗隔人间世,真境潜分洞里天。
施食曾闻龙就掌,谈空应有虎当筵。
道猷雪涕非无谓,谁见湔肠挂木颠。

石桥

石桥,涧底轻雷喷玉泉,石桥僧度是何年。

【注释】石桥:一座建在山涧中的石桥。 涧底:山涧中。 轻雷:细雨或雷声的微弱响声。 石桥僧度:一个和尚在过石桥。 何年:指何时建造的,或者指哪一代。 施食(shī shí):施舍食物给饿肚子的人。 龙就掌:龙盘绕着石头。 谈空:谈论佛理。 虎当筵:虎坐在宴席上。 道猷雪涕非无谓:道猷(dào yòu)泪流满面并不是没有原因,可能是指他看到某些不公的事情时会流泪。 谁见:谁能够看见。 湔肠:洗肠涤肚,指悲痛欲绝。 挂木颠:挂在树梢。

译文:

涧底传来细雨般的雷声,石桥下流淌着玉泉,一位和尚正在过石桥。
灵峰耸立隔断了人间世界,真正的境界深藏在洞里的天空。
施舍食物曾听说过龙盘绕在石头旁,谈论佛理时应该有像老虎一样的威严。
道猷悲伤到泪流满面并非是没有原因,谁能看见他悲痛欲绝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神秘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和佛教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石桥”二字,便将读者引入了这个宁静的山水世界。诗人用“轻雷”来形容雨点的声音,既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也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通过“石桥”这个载体,诗人展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这里,“石桥”不仅是一座简单的桥梁,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石桥僧度是何年”一句,诗人通过对比石桥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巧妙地引出了对僧人过石桥这一行为的描绘。在这里,“何年”不仅指代石桥建造的时间,更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人与环境的交融,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定位和意义。

诗人通过对“灵峰”、“真境”等词汇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这些词汇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它们象征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真理和美好的向往。

“施食”一词,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施舍食物给饥饿的人,以示慈悲和关爱。而在诗中,它却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于苦难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实践和信仰。

“谈空”一词,在佛教中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清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越。在诗中,通过“谈空”这一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更展示了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探索。

最后一句“道猷雪涕非无谓”,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这里的“道猷”意味着他的修行和修行的过程。而“雪涕”则形容了他悲痛至极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某种不公或不幸事件的痛心疾首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坚持和执着。他相信,只有经历了痛苦和磨难,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生命与佛法之间关系的全新解读。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更传递出一种对于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