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花梢雨歇,浪羞泫。碧瓦光霁,罗幕香浮,莺啼燕语交加,是处池馆春遍。风外、认得笙歌近远。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暗忆年时,正日赴、西池宴。笑携艳质,郢曲新声妙如剪。有愁容易排遣。
【注释】
小园:指庭园中的花木。花梢:指枝梢。雨歇:指雨停。浪羞泫:指浪涛羞怯地哭泣。碧瓦:青绿色的屋脊瓦。霁:天晴。罗幕香浮:指罗帐上飘浮着香气。莺啼燕语交加:形容春天里莺歌燕舞,鸟声嘈杂。是处:到处。池馆:水边园林亭台。春遍:春意盎然。风外:窗外,即户外。笙歌近远:指远处传来的吹笙和唱歌的声音。醉魂半萦:指醉酒时,一半的醉意萦绕心头。夜酒:指晚上喝的酒。吹未散:指酒还未完全醒。暗忆:回忆,回想。年时:指往年的时光。正日赴、西池宴:当年在西池(在今天的北京)举行宴会时,正值正午。笑携艳质:指带着美女们一起笑。郢曲:指楚国的乐曲,这里比喻美好的歌声。郢曲新声妙如剪:指美妙的新声像剪刀一样裁剪得恰到好处。排遣:消除,排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荔枝”为题,但诗中所写并非荔枝果,而是荔枝花。诗人通过对荔枝花细腻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伤与无奈。
首句“小园花梢雨歇”,点明了荔枝园中的景象——雨水已经停止,花瓣上的露珠逐渐干涸,花儿似乎也恢复了生机。接着,“浪羞泫”三字,描绘了海浪害羞的情态,以及随之而来的欢腾跃动之势,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碧瓦光霁,罗幕香浮,莺啼燕语交加”,进一步描绘了荔枝园内外的美丽景色。阳光普照下的碧绿屋脊瓦闪耀着光芒,罗帐上飘浮着阵阵香气;鸟儿们欢快地歌唱,燕子们穿梭飞翔,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在这美好的春光中,诗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怀旧之情。“风外、认得笙歌近远”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身处室外,又巧妙地将目光投向远方,似乎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笙歌声调。
“醉魂半萦,夜酒吹未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饮酒至半醉的状态,酒意仍在心头缭绕,仿佛还未完全消散。同时,“暗忆年时”三字,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有愁容易排遣”一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抒发,意味着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烦恼和忧愁,只有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才能真正化解心中的愁绪。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伤与无奈。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