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隐几坐,终日白云间。
触石未全起,无心聊与闲。
幽篁相映带,绝顶有跻攀。
最称侵寒望,淮南雪满山。
注释:
- 萧然隐几坐:萧然,形容心境清寂。隐几,指盘腿坐着,不用手支撑。
- 终日白云间:终日,整日;白云,这里指山间的云雾。
- 触石未全起:触石,碰触石头。未全起,没有完全露出原形。
- 无心聊与闲:聊,暂且;闲,悠闲自在。无心,指没有目的或心思。
- 幽篁相映带:幽篁,幽深的竹林;映带,互相衬托。
- 绝顶有跻攀:绝顶,山峰的最高处;跻攀,攀登。
- 最称侵寒望:最称,特别值得称赞;侵寒,经受严寒;望,远眺。
- 淮南雪满山:淮南,古代地名,这里指安徽境内;雪满山,指山顶积雪覆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云庵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萧然隐几坐”,描绘了诗人坐在云庵中的场景,这里的“萧然”二字,既形容了诗人心境的清寂,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终日白云间”,描绘了诗人整天都在白云之间度过的情景,这里的“白云”一词,既形容了云庵的环境,又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第二句“触石未全起”,描述了诗人在云庵中的生活细节,这里“触石”一词,既形容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又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一句“无心聊与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欲无求,只想享受眼前的美景。
接下来的四句“幽篁相映带,绝顶有跻攀。最称侵寒望,淮南雪满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云庵中的生活体验。其中“幽篁相映带”描绘了诗人在云庵中的环境,这里的“幽篁”一词,既形容了云庵周围的景色,又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而“绝顶有跻攀”则表达了诗人对攀登高峰的热情。最后两句“最称侵寒望,淮南雪满山”,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侵寒望”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淮南雪满山”则将诗人的视野扩展到更远的地方,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这首诗以云庵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云庵中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