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倦调羹手,新寻辟谷方。
谓还周衮绣,重补舜衣裳。
忽报中台拆,同嗟一鉴亡。
森然栋梁气,今此掩黄肠。

常父相率作吴丞相挽词

久倦调羹手,新寻辟谷方。

谓还周衮绣,重补舜衣裳。

忽报中台拆,同嗟一鉴亡。

森然栋梁气,今此掩黄肠。

注释:

  1. 调羹手:指善于调和食物的手。
  2. 辟谷方:指求得辟谷的方剂。
  3. 谓还周衮绣:意为要像周武王那样恢复华丽的衣冠。
  4. 舜衣裳:指尧舜时代的衣裳,这里借指帝王之制或朝廷。
  5. 中台拆:指宫中被毁。
  6. 一鉴亡:指镜子破碎了。
  7. 森然栋梁气:形容建筑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表达了对常父去世的哀悼之情。首句“久倦调羹手”表达了作者对常父长久以来劳累奔波、操劳家务的感慨,同时暗示了常父在家庭中的地位崇高,如同一位贤能的父母官。接下来,“新寻辟谷方”则描绘了常父为了追求养生之道而寻求到的方药。这两句既表现了常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展现了诗人对常父人格魅力的认同和尊重。
    第二句“谓还周衮绣”,意味着常父想要恢复到昔日辉煌的宫廷生活,恢复皇帝的尊贵地位。这里的“周衮绣”指的是古代天子所穿的礼服,象征着权力与荣耀,同时也反映了常父对家族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个人抱负。
    第三句“重补舜衣裳”则是对前一句的延伸,表明常父希望能够像大禹治水一样,为家族事业做出贡献,恢复家族昔日的荣耀和地位。这里的“舜衣裳”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体现了常父对家族荣誉的重视和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第四句“忽报中台拆”,则描绘了家中突然传来的坏消息,使得原本美好的家庭氛围骤然变得凄凉。这里的“中台”指的是家中的正房或者主厅,是家庭成员团聚的地方,也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因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以及对于常父离世的不舍和哀伤。
    最后一句“同嗟一鉴亡”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和常父共同感叹家族失去了一位杰出人物,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这里的“一鉴亡”是指镜子破碎了,象征着家族失去了一个重要成员,同时也寓意着家族的衰败和衰落。
    整首诗通过对常父生前生活的描绘和对其去世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常父深厚的感情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家族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