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东西府,藏舟辰巳年。
盐梅捐鼎实,箕尾返星躔。
阴德元丰政,遗书太史编。
后人瞻仿佛,图像在凌烟。

【注释】

鸣玉:指朝见天子时所用的佩玉。东西府:东、西二府,指丞相府。辰巳年:指代汉宣帝时期。盐梅:比喻贤人。箕尾:星名,属斗宿。箕、尾两星,古代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箕星在北,为阴德,故云“藏舟”。阴德:指隐晦的德泽。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遗书:遗留给后代的书。太史编:《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始立后,令太史官立其祠于雍,常祠以十月。”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汉仪注》云:‘太史奉所上寿礼,先奏皇帝寝庙,还归大驾。’”太史编,即太史所献之寿礼。凌烟:唐太宗李世民所建的凌烟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吴王杨炯的去世而写的挽词。全诗分四层写来:

第一层(首二句),写吴王生前的政绩及身后的哀荣。“鸣玉”二句,谓吴王入朝拜谒天子,手持玉笏,威风八面,如雷鸣一般,声势显赫;他乘船泛江,行至辰巳年,即指汉宣帝时代。“盐梅”两句,言其辅佐汉宣帝治理国家,贤名卓著。又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房、心为玄武,玄武为龟蛇,位在北方,北宫玄武阙中殿,五帝座也,主司中宫,统理阴阳气。”此处借“藏舟”以喻吴王辅佐汉宣帝之功。“阴德”二句,谓吴王深得民心,遗留下的书札被太史编纂进《汉书》。“后人瞻仿佛”,言后世之人仰望他的功德,恍若在眼前。“图像在凌烟”,谓吴王的功德如图画一般,被悬挂在凌烟阁上。

第二层(三、四句),写吴王死后的盛况及朝廷的褒扬。“阴德元丰政”句,谓吴王虽已去世多年,但朝廷仍怀念其功德。“遗书太史编”句,言吴王遗留下的书札被太史编纂进《汉书》,成为传世之作。“后人瞻仿佛”,言后人瞻仰遗像,如同看到吴王的音容笑貌。“图像在凌烟”,谓吴王的功德如同画像一般被陈列在凌烟阁上。

第三层(五六句),写吴王生前的恩德及后人对其的追念。“盐梅捐鼎实”,言吴王在辅佐皇上时,如同盐和梅一样,对国家有功;而他本人则如同鼎中的实物,奉献出来。“箕尾返星躔”,谓吴王死后,如同箕、尾二星返回原位,吉光重现;又似星运行轨迹,回归本初。“阴德元丰政”,谓吴王死后,朝廷仍感念其功德。“遗书太史编”,谓吴王遗留下的书札被太史编纂进《汉书》。“后人瞻仿佛”,言后人瞻仰遗像,如同看到吴王的音容笑貌。“图像在凌烟”,谓吴王的功德如同画像一般被陈列在凌烟阁上。

第四层(末二句),总括全篇,并点明题旨。“后人瞻仿佛”,言后人瞻仰遗像,如同看到吴王的音容笑貌。“图像在凌烟”,谓吴王的功德如同画像一般被陈列在凌烟阁上。

此文为悼亡词,表达了对亡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