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梅湿上衣冠。
酣酣雨意牵愁远,飒飒秋声吹梦寒。
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
此时最忆吴江上,千顷烟波一钓竿。

注释:

  • 学馆人归静若山:学馆,即学堂;“人”指学生;“归”,归来、返回;“静若山”,宁静如山。
  • 久阴梅湿上衣冠:长时间下雨,梅子湿润了衣服和头饰。梅子:梅果。
  • 酣酣雨意牵愁远:形容雨势很大,雨意浓重,牵动着诗人的忧愁之情,延伸到很远的距离。酣酣:雨声大而持久。
  • 飒飒秋声吹梦寒:飒飒声是风声,秋天的声音让人感到寒冷,似乎能吹醒梦中的寒冷。飒飒:秋风声。
  • 竹笋解包堆屋角:竹笋破土而出,长在屋角堆积着。解包:竹子的笋芽破土而出。
  • 蓼花抽穗出墙端:蓼花开花时,花穗伸向墙外。抽穗:花序抽出茎端。
  • 此时最忆吴江上:此时,指此刻、这个时候;最忆:最思念;吴江: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江南地区。
  • 千顷烟波一钓竿:千顷的烟雾和波光中,只有一根钓竿。千顷:形容水面广阔,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首联“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梅湿上衣冠。”表达了作者在学馆中的宁静生活,以及由于连绵的细雨带来的潮湿天气。颔联“酣酣雨意牵愁远,飒飒秋声吹梦寒。”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氛围,雨意和秋声都带有一种深远的情感影响,仿佛连梦想也被触动,变得有些寒冷。颈联“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则具体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竹笋破土而出,蓼花的花穗伸展到墙外,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此时最忆吴江上,千顷烟波一钓竿。”则是对全诗情感的一个收束,诗人在这里回忆起了在吴江上的钓鱼经历,那里的烟波浩渺,成为了他心中最美的风景。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