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吐丝纶一代英,央央旌旆发神京。
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
耳白于颜君有誉,言藏之默我无营。
吕溪傅野何须出,山野嫌人问姓名。
【注释】:
口吐丝纶一代英:口中吐出的言辞如丝缕般柔软而有力,形容其才学之高。
央央旌旆发神京:长长的旗帜在京城飘扬,象征朝廷的尊贵。
小堂且作蕃宣守:暂且在这里做个蕃地的官员。
寸晷昔闻弦诵声:以前听说你们这里曾经有读书人的琴声。
耳白于颜君有誉:你的名字被赞美得如此响亮,以至于耳朵都要变白了。
言藏之默我无营:言语中隐藏着许多深意,让我无法揣摩。
吕溪傅野何须出:你不需要到吕溪傅野那样偏远的地方去了。
山野嫌人问姓名:在山野之地,人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名字而不关心其他事情,因此会觉得有些讨厌。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写的,表达了对朋友的一种祝愿和期许。
首联“口吐丝纶一代英,央央旌旆发神京。”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朋友的才华,口吐如丝般的言辞,如同英明的领导者,使得朝廷的旗帜在京城中飘扬,表现出他的地位崇高、受人尊崇。
颔联“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诗人用“小堂”来比喻朋友的官位地位虽然不高,但却能够胜任工作,做出贡献。而“寸晷”则暗指时间短暂,但过去的琴声却让人难忘。这里的琴声代表了朋友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颈联“耳白于颜君有誉,言藏之默我无营。”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誉之情,称赞他的名字被广泛传颂,声誉卓著;同时,他也表示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无需过多地表现自己。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和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尾联“吕溪傅野何须出,山野嫌人问姓名。”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一种期许。他认为,朋友不必去吕溪傅野那样繁华的地方,而是在山野之地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提醒朋友不必过多地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关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鼓励,也展示了他的豁达和大度。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钦佩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