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日暮饥且渴,况值漫山雨未绝。
蜀黍林中气惨淡,黄牛冈头路曲折。
狂风乱掣纸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记得默斋端坐时,惟爱滂𩃱洗烦热。
遇雨
客行日暮饥且渴,况值漫山雨未绝。
蜀黍林中气惨淡,黄牛冈头路曲折。
狂风乱掣纸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记得默斋端坐时,惟爱滂𩃱洗烦热。
【注释】
遇雨:即题于诗后的《逢雨》。
客行:在旅途中行走。
日暮:天晚,太阳落山。
饥且渴:又饿又渴。
漫山:满山遍野。
蜀黍:一种高粱。
气惨淡:气息凄凉。
黄牛冈头:地名。
狂风:猛烈的风。
掣:拉,扯。
瘦马:疲弱之马。
油裳:指战衣。裳,下服,即衣服。
默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自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居代北涯,世称玉谿生、樊南生。
滂𩃱(páng lín):大雨的样子。
【赏析】
《逢雨》这首诗是写诗人李商隐客游巴蜀途中,突遭暴雨,饥寒交迫,心情凄苦的。此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二句写出了当时天气情况。三句写景,四至六句抒情。七句回到眼前事上,八句又回到过去事上。全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感情深沉。
首句“客行日暮饥且渴”交代了诗中的“雨”,为下文写雨作铺垫。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了大自然:“况值漫山雨未绝。”这句既写了雨的气势,也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厌恶心理。接下来两句描写了雨中的景象:“蜀黍林中气惨淡,黄牛冈头路曲折。”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蜀黍和黄牛人格化,形象地刻画出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生动传神地把诗人在恶劣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悲凉之情表现出来了。
中间五句,诗人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他想起了默斋先生,想起了默斋先生在雨中安坐的情景;想起了默斋先生的品德和学识,想起默斋先生曾对他的教诲和帮助,于是,他又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想到自己此时的处境,不由得感叹道:“惟爱滂𩃱洗烦热。”这是对默斋先生的思念和对自身遭遇的感叹。诗人在逆境中仍不忘故友,不忘自己的理想,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诗人以景结情,收束全诗。他看到了眼前的雨,想起了默斋先生的言教身行,于是,他想起了默斋先生当年曾说过的话:“吾道如苍茫大泽,吾身如槁木死灰。”意思是说,我的道路就像茫茫的大地一样无边无际,我的躯体如同枯干的树木与冷灰一般,而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一颗纯洁、正直的心。因此,尽管我现在处境艰难,但我相信,只要像默斋先生那样坚定信念,坚持正义,就一定能迎来光明的一天。这样,诗人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