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古费邑,遗堞草莱平。
东瞻龟蒙山,西望颛臾城。
弗扰以畔召,仲尼犹欲行。
许由亦有冢,孑孑何独清。
【注释】
费县:古邑名。在今山东费县南。
遗堞(biè):残留的城垛。堞,古代城防上用来攀缘和瞭望的小墙。草莱平:野草丛生,平地无际。
东瞻龟蒙山:东望见蒙山顶。
西望颛臾城:西望见颛臾城遗址。颛臾: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费县东南。
弗扰以畔召:不因鲁文公要召见孔子而扰乱他。
仲尼:即孔子。
许由亦有冢:许由是尧、舜时的隐士,传说他死后没有葬处,有树荫之处就睡在那里。
孑孑(jié jié)何独清:《史记》载,孔子曾问于老聃:“丘何为是栖栖者邪?”曰:“丘,天之戮民也。”《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君乃赐以大蛓。”庄子认为列子是“天之戮民”。后用以比喻清高孤傲的人品。
【赏析】
此诗为途经故里之作,诗人以感慨系之辞,抒发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首联“途经古费邑,遗堞草莱平”两句,写途经费县。费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小邦国,在今山东费县境内。《诗经》《尚书》等书都有关于费国的记载。费国虽小,却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不少遗迹。费邑的城墙残存不多,四周长满野草;费国已不存在多年,但人们仍可凭吊它的遗迹,想象它当年的繁荣景象。
次联“东瞻龟蒙山,西望颛臾城”两句,写遥望家乡。龟蒙山,在今费县东北,相传山中多水,故名。颛臾,在今费县西南,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小国,在今费县东南。诗人站在费邑故地,东望苍翠的蒙山,西眺古老的县城,想到这些地方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心中不免感到惆怅。
三联“弗扰以畔召,仲尼犹欲行”两句,写不因鲁文公召见孔子而扰乱他的行程。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后世推崇备至。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传播儒家思想,提倡仁爱道德,倡导礼乐制度。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孔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孔子的言行却受到当时一些人的误解和攻击。鲁文公想要召见他,有人就担心会因此而扰乱他的行程。
四联“许由亦有冢,孑孑何独清”两句,写许由的墓尚且如此清幽,而孔子本人则更加超脱尘世。许由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传说他死后没有葬处,有树荫之处就睡在那里。后来人们就用“许由”、“许由冢”或“许由墓”来代称隐者的坟墓或墓地。许由的墓虽然简陋,但它却象征着隐者的高尚品格和清高志节。
诗人在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之后,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像许由这样的隐士才是真正的隐者,他们不仅能够安贫乐道,而且还能保持清高的品质。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到故乡时所创作的。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故里,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既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又展示了他追求高尚品德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