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灯治行装,戴月即前路。
深村苦多歧,乃使行者误。
东西皆可往,曲折何所遇。
泥中虎斗迹,草木新封墓。
阴云忽以兴,四顾增恐惧。
及今亦谁咎,初失在跬步。
林木杳峥嵘,邱原莽回互。
虽闻叱牛声,欲问不知处。
迷途
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我吹灭灯烛整理行李准备出发。月亮挂在天空,照亮前行的道路。深山之中,岔路众多,让旅行变得困难重重,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虽然东西都可以去往,但道路曲折难行,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译文:
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我熄灭了灯烛整理行装。月亮高悬于天际,照亮了前方的路。深山之中分叉众多,让旅行变得困难重重,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虽然东西都可以前往,但道路曲折,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注释:
- 迷途(迷失了方向)
- 吹灯治行装(熄灭灯烛以整理行李准备出发)
- 戴月即前路(月亮高悬于天际,照亮了前方的路)
- 深村苦多歧(深山之中分叉众多)
- 乃使行者误(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 东西皆可往(东西都可以前往)
- 曲折何所遇(道路曲折)
- 泥中虎斗迹(草木新封墓)
- 阴云忽以兴(阴云突然降临)
- 四顾增恐惧(四下望去,感到害怕)
- 及今亦谁咎(现在也不知道该怪谁)
- 初失在跬步(最初的错误是在起步阶段)
- 林木杳峥嵘(树木高大而茂密,难以辨认)
- 邱原莽回互(山丘原野高低起伏,交错相连)
- 虽闻叱牛声(虽然听到了牛的声音)
- 欲问不知处(想要询问却又不知道从何处问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旅行者在旅途中迷失方向的情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旅行中困难与挑战的感受。诗中的关键词有“迷途”、“吹灯”、“戴月”等,这些词语不仅描绘了夜晚行进的场景,也暗示了旅途的艰涩与不确定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深村”、“草木”、“阴云”,以及声音的描述,如“叱牛声”,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氛围和情感。整首诗既展示了旅行者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又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