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元崇胄,蔼蔼东州守。
留心学校事,遇我在僚友。
蔽空起新堂,鼛鼓百夫走。
枉驾亲视之,丁宁到榱枓。
北风沙眯眼,伫立相与久。
宴我登哦亭,推我居席首。
初尝百花酿,肴蔌无不有。
是日十月中,新霜脱人肘。
醺酣一消铄,和气回物朽。
昔人歌鲁侯,在泮尝饮酒。
我今作此诗,亦以缀厥后。
美哉姚侯政,岂弟民父母。
此诗所不歌,先已载民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描写了太守对新堂的视察过程。

首句“遥遥元崇胄”,描述了太守的威严和庄重。“遥”字表现出距离之远,而“元”则是对太守的一种尊称。第二句“蔼蔼东州守”,描绘了东州的太守形象。这里的“蔼蔼”一词,既表现了他的温和,也表现出他的威严。

第三句“留心学校事”,说明太守关心的是教育问题。第四句“遇我在僚友”,则进一步揭示了太守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五句“蔽空起新堂”,描绘了新堂的壮丽景象。第六句“鼛鼓百夫走”,则描绘了新堂建设时的热闹场面。

第七句“枉驾亲视之”,则表明了太守对新堂建设的关心。第八句“丁宁到榱枓”,则描绘了太守在视察新堂时的情景。第九句“北风沙眯眼”,则描绘了当时的气候状况。第十句“伫立相与久”,则描绘了太守在视察新堂后的感慨之情。

第十一至十四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第十五句“初尝百花酿”,则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食。第十六句“肴蔌无不有”,则描绘了宴席的丰盛。第十七句“是日十月中”,则描绘了宴会举行的日期。第十八句“新霜脱人肘”,则描绘了宴会的温度感受。第十九句“醺酣一消铄”,则描绘了宴会的气氛。第二十句“和气回物朽”,则描绘了宴会后的效果。

最后两句“昔人歌鲁侯,在泮尝饮酒。我今作此诗,亦以缀厥后。”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太守的敬仰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整首诗通过对太守视察新堂的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