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筵悄无语,良久欢且发。
就炉自温杯,觉此饮量阔。
既观舞袖垂,又听歌声阕。
醉心渐纷纭,醉眼成恍惚。
勿轻柏直狗,所负尚可悦。
当年入绩事,今日逼华发。
愈令坐客心,感叹惜时节。
夜长更恐晓,起挽青天月。
【注释】
集:聚集;昌龄之舍:李白在长安的朋友崔昌之的家中。
初筵悄无语,良久欢且发:酒宴开始时静悄悄地,过了一会儿大家欢聚起来。
就炉自温杯,觉此饮量阔:自己取火炉上烤热杯子,感觉这酒喝得很多。
既观舞袖垂,又听歌声阕:看见跳舞的人袖子下垂,又听到歌者唱完曲调。
醉心渐纷纭,醉眼成恍惚:心中陶醉而思绪纷乱,眼睛模糊而神游物外。
勿轻柏直狗,所负尚可悦:不要轻视那些品行正直、忠诚耿直的人,他们值得人们喜欢。
当年入绩事,今日逼华发:当年刚入仕途,如今已到白发苍苍之时。
愈令坐客心,感叹惜时节:更加使在座的客人心伤,感叹时光流逝。
夜长更恐晓,起挽青天月:夜晚很长,恐怕天亮了,起来拉着天上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春末至夏初时作于长安的诗。《新唐书·李白传》说:“白性喜饮酒,逢酒必醉,见月必吟。”《旧唐书·李白传》说:“太白以侠自任,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死友,号‘七圣’。”“七圣”中除李适之早逝外,其余六人俱有诗传世。李白和“七圣”中的几位交谊甚深,常在一起纵谈天下,放声高歌。因此,他写了很多豪放洒脱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创作的。
开头两句点出“宴席”,说明诗人来到朋友家,这是聚会的开始,气氛是静悄悄的。接着两句,描写宴席的气氛和场面的变化,由静悄悄变为热烈欢乐,最后达到尽兴的程度。
“就炉自温杯”句,表明主人殷勤招待,热情款待。“觉此饮量阔”二句,进一步渲染宴会气氛,突出人物特点。
“既观舞袖垂”一句,写歌舞助兴。“又听歌声阕”,写歌声悠扬。这几句写出了整个宴会的气氛。
“醉心渐纷纭”句,写诗人心情变化。“醉眼成恍惚”句,写诗人神志迷离。
“勿轻柏直狗”句,点出主题。“所负尚可悦”句,劝勉友人。“当年入绩事,今日逼华发”两句,感叹人生易老。
“愈令坐客心”两句,写诗人感慨之情。“夜长更恐晓”两句,写诗人惜时之意。“起挽青天月”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