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已经年,相见如一日。
分教淮南生,中路忽相失。
我志如柳惠,何尝厌三黜。
君才如叔夜,犹苦不堪七。
趣向大抵同,离合何不一。
轻装入隋堤,正值柳阴密。
仓庚交交飞,布谷命其匹。
壮岁甘远游,岂暇念家室。
永城去亳近,马足翩翩逸。
我往何时还,君处不能出。
新诗近应多,烂漫排古律。
黄花不可见,谁为子鸣瑟。
交游固难得,会面那易必。
作诗寄秋风,以写胸中郁。
【注释】
- 王彦昭:即王僧辩。2. 淮南生:淮南小山,汉赋名。此指淮南王刘安门下的宾客。3. 柳惠: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子(字季子)。4. 叔夜:三国魏大将军曹休,字文烈。5. 何尝:岂止,不单。6. 叔夜:晋代谢安,字安石。7. 趣向:意向。8. 仓庚:即黄莺。9. 布谷:杜鹃。10. 仓庚交交飞,布谷命其匹:仓庚和布谷鸟交相鸣叫,仿佛在命令它们结为配偶。11. 壮岁:年青的时候。12. 亳:古邑名,在今安徽亳县西南。13. 马足翩翩逸:形容快马奔腾,轻车简装,行色匆匆。14. 新诗:新作的诗歌。15. 烂漫排古律:随意挥洒,不受拘束。16. 黄花:菊花。17. 谁为子鸣瑟:你为什么不弹起琴瑟来为我伴奏呢?18. 交游固难得,会面那易必:朋友交往本来就不容易,见面更是难上加难。19. 作诗寄秋风,以写胸中郁:作诗寄给秋风,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八句,每句七言,共六联。
第一联:“别君已经年,相见如一日。”诗人说,自从分别后至今已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每当想起彼此相处的日子,就像昨天一样。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离后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分教淮南生,中路忽相失。”意思是说,我本想将淮南的门生送到远方,却不料中途失去了他们,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无奈与遗憾。
第三联:“我志如柳惠,何尝厌三黜。”诗人说,我的志向像柳下惠那样的高洁,怎么会因三次被贬而感到厌烦呢?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坚定信念。
第四联:“君才如叔夜,犹苦不堪七。”意思是说,你的才能就像东汉末年的司马仲达那样杰出,但仍然无法忍受官场的黑暗。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第五联:“趣向大抵同,离合何不一。”意思是说,尽管我们的人生目标大体相同,但人生的离合变化却难以预料。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六联:“轻装入隋堤,正值柳阴密。”意思是说,我轻装上路,来到隋堤边,只见那里柳树成荫,景色宜人。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七联:“仓庚交交飞,布谷命其匹。”意思是说,黄莺和布谷鸟相互鸣叫,仿佛在命令它们结为配偶。这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八联:“壮岁甘远游,岂暇念家室。”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我喜欢远游,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家庭琐事呢?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惜。
第九联:“永城去亳近,马足翩翩逸。”意思是说,永城靠近亳州,骑马而行很是悠闲。这描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
第十联:“我往何时还,君处不能出。”意思是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这里呢?你在那边又怎么能出来相见呢?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
第十一联:“新诗近应多,烂漫排古律。”意思是说,最近我又创作了不少诗歌,随意挥洒不受拘束。这反映了诗人的创作风格。
第十二联:“黄花不可见,谁为子鸣瑟?”意思是说,菊花虽美却不能见到它了,你为什么不弹奏一曲给我听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前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