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鹤不能白,安用苍其形。
厥顶又不朱,无乃盗虚名。
雌雄守枯木,绝意冲太清。
夜号如婴儿,聒我梦寐惊。
日欲火其巢,念汝雏方生。
亟宜罢吻噪,报我存养情。
【诗句释义】:
- 夜闻苍鹤唳(yè wén cāng hè lì):听到夜晚的鹤叫。
- 为鹤不能白,安用苍其形:作为一只鹤,不能高飞,何必追求它的外貌像苍鹰呢?
- 厥(jué)顶又不朱:它的头顶并不如雄鹰那样红润。
- 无乃盗虚名:这难道不是窃取了虚名吗?
- 雌雄守枯木:公母鹤守护在枯树上。
- 绝意冲太清:决意不再向高空飞翔。
- 夜号如婴儿,聒我梦寐惊:夜间发出叫声如同婴儿啼哭,使睡梦中的我也惊觉。
- 日欲火其巢,念汝雏方生:太阳即将燃烧它们的巢穴,想到你们幼鸟还刚出生。
- 亟宜罢吻噪,报我存养情:赶快停止鸣叫,报答我对你们的养育之情。
【译文】:
夜深人静时,听到了夜晚的哀鸣,是那苍劲的老鹤啊。它虽然身披洁白羽衣,却为何还要保持一身苍老的模样?难道是窃取虚名,为了掩饰自己年老力衰的事实?公母鹤相守在枯萎的树枝上,不再向上飞翔。夜半时分,它们发出的叫声仿佛是婴儿般的啼哭,吵得我无法入睡。太阳就要下山,它们要开始筑巢,想到你们小生命刚刚诞生。现在你们应该安静下来,不要再打扰我的睡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鹤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名利、孤独和寂寞等人生感悟。
首句“夜闻苍鹤唳”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主人公的情绪状态。深夜里,听到的是夜晚的鹤鸣,这是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声音。
第二句“为鹤不能白,安用苍其形”,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既然成为一只鹤已经无法再有所作为,又何必在乎外表是否苍老呢?这里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第三句“厥顶又不朱”进一步描绘了鹤的形象。这里的“不朱”并非指鹤的毛发颜色不鲜艳,而是暗指鹤的年龄已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第四句“无乃盗虚名”则是诗人的自我解嘲。他自嘲为鹤,是因为无法像它一样飞天而去,而只能留在地面上。这既是对自己无奈的表达,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鹤与树木、太阳的关系。它们在枯树上相守,不再向高空飞翔;到了傍晚,又要开始忙碌起来,筑造巢穴。这些细节描绘出鹤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两句“亟宜罢吻噪,报我存养情”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希望鹤能够停止鸣叫,不再打扰他的休息。同时,他也在表达对鹤养育之情的感激。这种情感是双向的,既有诗人对鹤的怜悯和关心,也有鹤对他深深的依赖和信任。
整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