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招俊乂,之子值明时。
石蕴荆山璞,当为璧与圭。
丝随物所染,在涅要不缁。
竹箭中有筠,岁寒尚猗猗。
匏叶异甘苦,采掇须自知。
土性殊美恶,栽培择所宜。
革急而韦缓,古人贵调胹。
木老雁被烹,吾师乃支离。
【注释】
- 又奉周文之:指唐玄宗李隆基,字开元。2. 之子值明时:之子:你的儿子。值:遇到,碰上。明时:美好的时代。
- 石蕴荆山璞,当为璧与圭:石蕴:蕴藏。荆山璞:指美玉。璧与圭:都是美玉名,比喻人才。4. 丝随物所染:指好恶由人决定。物所染:事物对人的影响。5. 在涅要不缁(zī):涅是黑土,缁是黑,比喻好的名声不因沾上不好的名声而变坏。6. 竹箭中有筠(yún):《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文解字》“筠,竹皮也”。7. 匏叶异甘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以食与人,椒柏尚不若也”。8. 土性殊美恶:土性:土壤性质。美恶:好坏。9. 栽培择所宜:栽培:培育。所宜:适宜。
- 革急而韦缓:革(革制的衣服)、韦(丝织的带子):两种皮革制品。急、缓:快、慢。11. 古人贵调胹(huà):古代烹饪讲究调味,如调胹(即调肉馅)。12. 木老雁被烹:木老:树木老化。雁被烹:大雁被烹煮。13. 吾师乃支离:《庄子·养生主》:“今之宰牛马者乃古之宰夫人也。”14. 支离:残败、残缺。15. 赏析:
这是诗人在晚年写的一篇自序,表现了作者一生坎坷的经历。他一生从政,多次受排挤,屡遭贬谪,最后在四川作官,生活困顿,但他仍然保持清白高尚的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全诗以“我”为中心,通过自我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待现实的态度。
【译文】
我又来到长安拜见皇帝。您儿子正值美好时代。石头蕴藏着如同荆山的美玉,应该用它做璧和圭。丝线会随着物品的不同而染色,即使被染成黑色也不会像黑色的物体那样失去本色。竹子中长出的是筠,即使经受寒冬也不会枯萎。葫芦的果实味道甜美苦涩,采摘时自己要分辨清楚。土地的性质不同,好和不好就很明显,栽培时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种类。皮革和丝带的质地不同,制作时也要根据需要来调配。大雁老了就要被煮着吃,而我的老师却是个有残疾的人。
【赏析】
本诗为诗人晚年之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和对待现实的态度。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引,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我”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清高的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全诗以“我”为中心,通过自我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待现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