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
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
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

注释:

清景堂:指诗人居住的住所,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净、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公外捐尘虑:公外,指官场之外;捐,抛弃;尘虑,世俗的烦恼和忧虑。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离开官场,摆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闲中见物情:在闲暇之余,诗人发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和情感。

蕉花红炬密:蕉花盛开时,红色的花瓣密集地覆盖着枝头。

竹节粉环轻:竹子上白色的花纹(节)纤细而轻盈。

燕泊帘钩语:燕子停息在窗帘上,仿佛在轻声交谈。

蜂寻笔架鸣:蜜蜂飞到笔架上,发出鸣叫声。

静能知此趣:只有静下来,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乐趣。

吃吃笑劳生:形容人因忙碌而感到疲惫,但又能从中得到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居住之处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清景堂”为题,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诗人通过“公外”二字,表明自己已经离开喧嚣的官场生活,来到了宁静的乡村。这里的“捐尘虑”是指放下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而“闲中见物情”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的美,领略到生活中的乐趣。

颔联“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清景堂周围的景色。“蕉花”指的是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庭院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红炬密”则描绘了蕉花盛开时的色彩艳丽。“竹节粉环轻”则是形容竹子的形态轻盈而优美,如同少女的身姿。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颈联“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诗人又通过燕子在帘钩上栖息,蜜蜂在笔架上筑巢等生动的场景,表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燕子在帘钩上低声呢喃,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蜜蜂在笔架上鸣叫,则传递出勤劳与智慧的信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尾联“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诗人总结全文,强调了静心观察自然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而忙碌的生活虽然让人疲惫,但也可以从中找到乐趣,这就是所谓的“吃吃笑劳生”。这一结尾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又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首诗通过对清景堂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