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昝公溉,船头馀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辉。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昝公溉 —— 这是地名,可能是一个水边或河边的地方。
晚泊昝公溉,船头馀落晖 —— 晚上停泊在昝公溉,船头还留着夕阳的余光。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 带着家人上岸行走,喜欢这里的风把衣服吹得满满的。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 村庄的小巷多么萧条,四周望去,烟火稀少。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 向村民打听,去年这里遭受了严重的饥荒。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 —— 这里的百姓大多逃亡,留下的人在艰难度日。
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 请看那些树木下面,墙和房屋都空无一物。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 肥沃的土地没有人耕种,只有野草疯长。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辉 —— 直到现在深夜,还能看到幽暗中飘出的鬼火,发出微弱的光芒。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 孩子们听到这些话,争先恐后地跑过来依偎在一起。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 惊恐的孩子们哭着,拉着父母的手要求赶紧回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通过对比过去繁荣与现在的萧条、过去的正常生活与现在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鬼火”和“荆棘肥”等意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