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
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
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
载酒酡杨颜,裹饭饱桑腹。
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作答。本题要求逐句解读并赏析。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写诗人因久雨不能外出而郁闷。首句点明时间,说明雨下了很多天,诗人无法出去。“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意思是说:老朋友惦念我闲居在家,形容我像干枯的树木,十分凄凉。这句中关键词是“故人”、“端居”,表现了朋友思念诗人之情。
“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意思是说:高高的车驾驶进小巷,下车下来,想要洗个澡,解解乏。这两句中关键词是“高轩”、“穷巷”,“下马”,“想慰沃”。通过对比,突出出诗人的苦闷和孤独。
“载酒酡杨颜,裹饭饱桑腹”,意思是说:拿酒来喝得满脸通红,用包裹着的饭来填饱我的肚子。这两句中关键词是“载酒”、“酡”、“杨颜”、“裹饭”。“载酒”写出了诗人饮酒的心情,“酡”写出了诗人喝酒的情态,“饥”字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意思是说:太阳快要落山了,随从的人都散了,我又回到书房里,打开书来读。最后一句是总结全文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持读书学习的高尚情怀。这两句中关键词是“日暮”、“旧书”。
【答案】
(1)这首诗写的是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诗人闭门不出,友人来访却见诗人如此憔悴,因而感叹不已。
(2)首句交代了时间——久雨;二句写自己的行动——不出门;三句写友人的关心——念及自己;四句描写了友人的关切——为诗人解乏。
(3)五至八句以反衬之笔,描绘了自己独居时的生活状态。“高轩”与“穷巷”形成鲜明对比,“下马”与“欲慰沃”“载酒”与“酡颜”“裹饭”与“饱桑腹”等词也形成了强烈反差。
(4)末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它表明了诗人在困境中仍能坚持读书学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5)译文:连绵大雨下个不停,连十天也没有走出家门。老朋友们惦记着我,担心我这样呆在家中会像枯萎的树木一样。车子驶进狭窄的巷子,下车后,我要洗个澡,解解疲乏。提着酒来,把脸都喝红了,裹着衣服吃着饭,饱得肚皮滚圆。天色已经晚了,随从们也都散去,我一个人又回到书房里,打开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