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居向山林,虫鸟日为伍。
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
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
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重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受即可。注意不要只写表面意思,要深入挖掘。

“忧居”即《忧乐诗》的首句。开头四句是全篇的总纲,概括说明诗人因忧虑而居住在山林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两句是说:我身体瘦弱不堪,骨骼也常常疼痛,肌肉筋骨都经受过苦难。这两句以极其沉痛的笔触,表达了诗人长期郁结于怀的苦闷之情。

“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这是描写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情况。他虽身处山中,然而并不感到孤独寂寞。“蔬盘”是粗菜淡饭,用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病榻”则是卧病在床。这两句表明,虽然诗人身处山中,但他仍保持着一种高雅闲逸的生活方式。

“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最后两句是说: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人来往,闲散的门庭紧闭着,深雨潇潇地飘洒着。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的幽静景色,表现了诗人孤寂清高、悠然自得的心情。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山水中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苦闷。诗人身处幽寂的山林,远离尘嚣,但心中却充满了忧思。他既不愿同世俗之人交往,也不愿与外界的人为伍。他向往自由自在、悠闲宁静的隐居生活,但又难以摆脱现实的困境。因此,他只能借吟咏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愁绪。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淡雅,意境优美。

【答案】

忧居

忧居向山林,虫鸟日为伍。

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

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

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

译文:

我在山上居住,每天与虫鸟为伍。

身体瘦弱不堪,骨骼也常常疼痛,肌肉筋骨都经受过苦难。

粗菜淡饭招待来客,卧病在床懒得开口说话,山居生活十分清苦。

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人来往,闲散的门庭紧闭着,深雨潇潇地飘洒着。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唐宋诗醇》卷三引沈德潜语云:“诗贵有寄托。然不必求人知,亦何必强作解事语?”(《唐诗别裁》)这首《忧乐诗》,就其艺术特色而言,正体现了这一主张。诗的起句“忧居”,直抒胸襟,开宗明义。以下四联分两层铺陈,第一层“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形”、“骨”、“肉”等词都是从人体上着想,“形骸”“骨肉”均指人的形体和肉体,“乍摧剥”则形容人瘦弱不堪,“惯”“辛苦”则点出因长期忧虑而造成的身体疲惫。第二层“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写山居的清苦。“蔬”“盘”是山居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食品,“蔬盘”犹言粗茶淡饭,“羞客”、“厌人语”皆指山居之清冷,无世俗之喧嚣热闹,故能令人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淡雅,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