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驿山城几往来,雪鸥亦怪面生埃。
径归不为麒麟楦,多病竟孤鹦鹉杯。
老子地寒馀草径,广文官冷合兰台。
山居美不堪持赠,云湿堕樵羹芋魁。
【注释】
水驿山城:指山阴县(今绍兴)的山水驿。几往来:多次来往。雪鸥:白色的鸥鸟。麒麟楦:用麒麟作成的鞋底。多病:这里用作谦称,说自己有病。广文官:指在京城任职的文职官员。地寒余草径:山居之地,冬天草木都枯死了,只有野草还能生长。合兰台:与御史中丞合署办公,是监察官的职务。山居美不堪持赠:山里的居所很美,不值得拿它作为礼物赠送别人。堕樵羹芋魁:形容山居的简朴生活。樵夫打柴烧火时落下的木屑可以做成羹,而芋魁就是芋头。
【赏析】
此诗为作者应林同年的相赠之作。诗题下自注:“林同年寄示。”次韵,是和对方的诗;见寄,是对方寄诗给我。林同年,即林光朝,绍兴人,曾任太常少卿、礼部尚书等职。这首诗是林光朝写给诗人的,内容是赞颂诗人的隐居生活。
首联写景,点出“山居”,并说明“水驿”往来之勤。“山城”二字,写出了山阴县城的景色。“雪鸥”句承上启下,指出“山居”之美不在“路近”,而在“心远”。诗人以一个“怪”字,表达了对“雪鸥”面生尘埃的诧异之情。“径归”句承上启下,表明诗人虽住山间水驿,但并不留恋官场,所以不取那制鞋用的牛尾形的“麒麟楦”。
颔联由物及人,写诗人不愿入仕做官,也不愿像王羲之那样“坐而论道”。颈联进一步说明诗人不愿入仕做官的原因。诗人以“老子”自称,表明自己已过不惑之年,已经“地寒余草径”,也就是山居之地,冬天草木都枯死了,只有野草还能生长;而自己则“云湿堕樵羹芋魁”,过着清苦的生活,这自然不是入仕做官能够享受到的。尾联进一步强调自己的隐居态度。“山居美不堪持赠”,说明山居之美,不值得拿它作为礼物赠送给别人。“云湿堕樵羹芋魁”一联,是说山居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很值得。因为这里的山居生活与朝廷中的生活正好相反:在山中,没有车马喧哗,只有鸟鸣虫唧,没有歌舞声乐,只有风声泉韵;在这里,没有繁华热闹,只有清冷幽静,没有荣华富贵,只有贫贱淡泊。这种生活,才是真正的“山居”呢!
全诗从赞美山居生活入手,进而抒发了自己不愿做官、不愿受世俗污染的思想感情。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隽永,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