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处道方亨。
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
了了不如都懡㦬,休休便是力修行。
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羹。
【注释】
遣兴:排遣忧愁,抒发情怀。遣:排遣,消愁解闷;兴:兴致,情趣。莫怨:不要抱怨。乘桴(fú):撑船,渡水的工具。否:不顺利。大千世界:指宇宙、天地万物。“大千”指佛经中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老:衰败,凋零。八万障门:佛教用语,谓一切众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等障碍。嗔(chēn)上生:佛教中的业力,因嗔恨心而生的罪业。了了:明白的样子。都懧㦬:皆无牵挂,无忧无虑。休休:安然,安闲自在。骨董羹(gǒu dǒng gēng):指美味佳肴。骨董,古时称象牙为“骨董”;羹,即汤。
【赏析】
《遣兴》,即“排遣忧愁,抒发情怀”,是作者以诗来排遣心中郁积不平之气的诗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名利皆空的深刻理解。
首联,“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处道方亨”。“乘桴”一词,语出《庄子·逍遥游》,意指乘筏渡河。《庄子·外物》有云:“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筏渡河,本为一种不得已之举,但若真能乘筏而渡,那么在筏上的人也就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相反地他更觉得“乘桴道不行”,这大概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吧!
颔联,“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这里诗人把个人的人生遭遇与社会的黑暗腐败相对照,从而感叹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大千世界”,出自《华严经》,意指佛经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八万障门”,指佛教中所说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嗔上生”,指因嗔恨而产生的种种祸患。“愁中老”,意为在忧愁之中消磨了年华。
颈联,“了了不如都懧㦬,休休便是力修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知道一切都是虚空的,但是又何必去强求呢?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在这里,诗人用“都懧㦬”与“休休”两个词组来形容自己的心态,表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从容。
“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羹。”“夜缸”,即夜壶,这里用来比喻饮酒的情景。“骨董羹”,指美味佳肴。诗人以酒会友,一起品尝美食,共同享受人生的乐趣,这种快乐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