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齐州,玉龙栖欲起。
壮士肠夜回,寒衾泼秋水。
【解析】
此诗写壮士夜不成寐,以明月自比,抒发壮志难酬之感慨。首句点“齐州”,即齐郡,是诗人流寓之地,借指自己;次句化用《易经》中龙的典故,写自己如欲腾飞的“玉龙”被夜色所阻;三句写壮士心有豪情却无由施展,故“肠回”;末句则用典,《世说新语·容止》载,晋人庾亮好衣白纱之袍,人谓之“太真纱”。这里借指诗人的清雅脱俗、潇洒俊逸的风采。
【答案】
译文: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齐州大地(齐州在今山东省济南市),我那如同神龙一般的抱负,就像要腾飞起来。
壮士的雄心壮志在漫漫长夜里不能实现(“夜回”是说壮士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寒衾上洒落的水珠,像秋水一样(“泼秋水”是说壮士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赏析:
前三句写景,后一句抒情。前三句写景,是实写。前两句写诗人夜不成眠,明月照齐州大地,诗人就如那欲腾飞的神龙。诗人以明月自比,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第三句写诗人壮志难酬,壮士的心绪不宁,所以“肠回”。“回”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诗人运用典故,写壮士心有豪情却无由施展,故“肠回”。诗人以明月自比,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