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扁舟下国门,风吹玉袖欲蜚仙。
经过弱水三万里,邂逅长安五百年。
投老渐谙随处乐,此生只有未偿眠。
茅山术老堪镵斸,服食相依倘宿缘。
玉晨鉴义芮公见访
赏析与解读宋代诗作《玉晨鉴义芮公见访》
一、作者简介
毛友,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文才和独特的诗歌风格在文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此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诗意解析
- 开头“曾看扁舟下国门”: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乘坐扁舟游历过国家之门,这里的国门可能指代了某个重要的城市或关口。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旅程的回忆以及当时那种自由自在的感受。
- “风吹玉袖欲蜚仙”:此处描写了风中飘动的衣袖,仿佛能飞翔到仙人的境界。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轻盈与超脱。
- “经过弱水三万里,邂逅长安五百年”:弱水是古代传说中连接东西的一条大河,而长安则是当时的首都名称。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时间跨度,暗示了自己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变迁。
三、译文与注释
- 曾看扁舟下国门:我曾乘坐小船游历过国家的门户。
- 风吹玉袖欲蜚仙:微风拂动着飘逸的衣袂,仿佛要化作仙人飞升。
- 经过弱水三万里:历经了漫长如三万里的弱水之旅。
- 邂逅长安五百年:意外地与长安这座城市重逢,时间仿佛流转了五百年。
- 投老渐谙随处乐:随着岁月的增长,我逐渐懂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寻得乐趣。
- 此生只有未偿眠:此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奔波忙碌中,唯有未完成的事情让我夜不能寐。
- 茅山术老堪镵斸:茅山上的老道士手艺精湛,足以让人佩服。
- 服食相依倘宿缘:服用药物相伴,似乎都是命中注定。
四、赏析与评价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从对过去美好旅行的回忆,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再到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织。此外,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弱水”、“长安”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度。
《玉晨鉴义芮公见访》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体验古人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毛友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