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郭索众横行,岂料身归五鼎烹。
支解樽前供大嚼,胸中戈甲也虚名。
注释:
康判官寄螃蟹:康,姓。判官,官名。寄:托付。
郭索:形容螃蟹横行的样子。
鼎烹:古代的一种刑罚,将犯人放在鼎中煮死。
支解:分解、肢解。
大嚼:指品尝蟹肉。
戈甲:指代兵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鲁中赠刘三录事别》中的一句。诗中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
首句“沙头郭索众横行”,描绘了一幅螃蟹在沙滩上横行霸道的景象。这里用“郭索”一词来形容螃蟹的形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螃蟹横行霸道的样子。同时,“郭索”也暗含了螃蟹的外壳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第二句“岂料身归五鼎烹”,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里,诗人用“五鼎烹”这一刑罚来比喻自己的一生,表达了自己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还是被命运所抛弃的感慨。
第三句“支解樽前供大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酒席上品尝螃蟹的情景。这里的“支解”一词,既形容了螃蟹的形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而“大嚼”则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一句“胸中戈甲也虚名”,则是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里的“戈甲”一词,既指代了武器,也象征了功名利禄。而“虚名”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名声的追求并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螃蟹的形象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名利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