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目送雁南飞,不似春风雁却归。
惭愧宜兴老居士,一生只在钓鱼矶。

【注释】:

秋来:秋天到来。

目送:眼睁睁地看着。

不似:不如。

春风:温暖的春风。

雁却归:比喻人回到故乡。

惭愧:感到惭愧。

宜兴: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作者的朋友陈子高就居住于此。

老居士:年老而居官的人。

一生:一辈子。

只在:只是。

钓鱼矶:山名。

赏析:

《寄陈子高》是一首怀友之作。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通过写自己和钓矶的密切关系来表达,以景结情,语近情真,意蕴深远。全诗意境优美,风格清新自然,是唐宋诗词中的佳作。

首句“秋来目送雁南飞”,是说秋天来临的时候,眼巴巴地望着大雁向南方飞去,这两句是第一层意思,也是本诗的起兴之笔。次句“不似春风雁却归”是说,我看着大雁,觉得它们好像并不那么恋恋不舍地向南飞去,而是像春天里的暖风一样又回到了家乡。这两句诗,是第二层意思,是承接上一句的联想而产生的感慨。第三句“惭愧宜兴老居士”,是说自己作为宜兴一位有名气的居士,却只能眼巴巴地看人家在大雁南飞时飞回故乡,自己却只能在钓鱼矶上度过一生,这两句是第三层意思,是作者自谦之词。最后一句“一生只在钓鱼矶”,是说,我一辈子只能在这里钓鱼,没有机会回到故乡,这两句是第四层意思,是诗人的自叹之词。

这首诗是借咏物抒怀。但咏物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要借助客观事物的形象特点来表现诗人的感情。这首诗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后两句则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形象鲜明,语言朴素,是唐宋之间比较典型的写意山水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