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箱积案欲何如,误尽苍生半属渠。
陆贽外谁无负学,皋陶前是读何书。
凿开素朴惟三画,斫碎真淳遂五车。
安得六经行世外,民风尽返结绳初。
我们要逐句解读这首诗。
- “掩卷”:掩卷通常是指放下书本,这里可能表示作者对当前局面的失望或无奈。
- “盈箱积案欲何如”:盈箱积案,形容书籍、文献等堆积如山。这里的“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 “误尽苍生半属渠”:误尽苍生,指误国殃民。这里强调了诗人认为某些人物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 “陆贽外谁无负学”:陆贽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宰相,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他们虽然有学识,但在权力斗争中却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 “皋陶前是读何书”:皋陶是古代的一个贤臣,这里提到他曾经读过什么书,可能是想表达自己曾经有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但现在却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
- “凿开素朴惟三画”:素朴,形容质朴、简单。凿开素朴,比喻去除繁复、琐碎的事物,只保留最本质的东西。这里的“三画”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图案或符号。
- “斫碎真淳遂五车”:斫碎,意为破坏、毁灭。真淳,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或精神。这里可能是指通过去除繁复的表象,使得事物能够回归其本质或精神。五车,古代用来计量图书的单位,这里可能是指拥有大量书籍。
- “安得六经行世外”:六经,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行世外,意为超越世俗,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想的追求,即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更为高尚的境界。
- “民风尽返结绳初”:结绳,古代的一种记账方式,通过绳子打结来记录时间、事件等。这里可能是指回归到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和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初”可能指的是最初、纯真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历史典故和文化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一些人物和现象的虚伪和堕落。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寓意深刻且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