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注释】
- 过淮:指经过淮河。
- 积雨虽收霁: 意思是说虽然下了几天雨,天气已经放晴了。
- 清淮更渺茫: 意思是说清淮河更加的宽广、渺茫。
- 地形真水府: 意思是说淮河的地形就像天上的水府一样。
- 波面似钱塘: 意思是说清淮河的水面就像钱塘江一样。
- 云日侵衣淡: 意思是说太阳和云彩都把衣服染得淡黄色。
- 天风入袖凉: 意思是说天空中吹来的风让袖子感觉凉爽。
- 轻舆过南岸: 意思是说乘着小车过了淮河的南岸。
- 转觉近家乡: 意思是说反而觉得离家乡很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过淮河流经之地景色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淮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家国之情的深深眷恋。
第一句“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描述了即使下了几天雨后天气放晴,但清淮河依然显得宽广而渺茫。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人生坎坷后,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
第二句“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进一步描绘了淮河的地理特征和水域景色。这里用“水府”比喻淮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用“钱塘江”形容淮河的波光粼粼的水面。这不仅是对淮河的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蕴含着作者对其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则是对淮河周边环境的具体描绘。这里的“云日”和“天风”都是对淮河周围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通过“侵衣”与“入袖”这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展现了淮河岸边的清凉之感。
第四句“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是诗人过淮后的一种心理体验。当诗人乘坐着轻便的车过淮河南岸时,他感到仿佛离家人很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乡愁氛围。通过对淮河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感慨,使这首诗成为一首表达乡愁与人生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