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阜西头是谪仙,篮舆正欲上青天。
霓旌羽盖何时返,怅望洪崖阻拍肩。

这首诗是陈翰林在游天池时,与朋友约定在栖贤山相见的。诗中描述了陈翰林登上庐阜山顶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友人的期盼之情。

陈翰林(约公元一六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子升,号紫芝,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诗人、文学家。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清兵南下,弃官去,隐于九里山中,结茅为庵,称白云道者。后归故里,筑室于南屏山之阳,又筑室于白沙溪,自号紫芝老人。著有《紫芝先生集》十二卷。事见《明史》卷二八五 陈子升传。

天池:位于安徽黄山风景区内,海拔1860米。相传黄帝曾到此炼丹,故又名“黄池”。
庐阜:又称“白岳”,位于安徽省歙县境内。
谪仙:李白的别称。唐玄宗天宝初年,因供奉翰林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但好饮酒,喜游玩,被召至京后,因不满宫中生活而辞官,从此便以“谪仙人”自称,以示不慕名利。
篮舆:用蓝布包裹的车子,这里指乘坐的交通工具。
青天:形容天空的颜色,通常指青色的天空。
霓旌羽盖:用霓裳和旌旗装饰的车马。霓裳,即彩虹,古人认为它是神仙所乘;旌旗,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辆上的旗帜。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洪崖丈人,姓张,不知何许人也。常采药于石城山下,得大药,服之身生双翼,能行日月之间。遂飞举而去。后人遂以“洪崖”代指仙人。
阻拍肩:阻止对方拍打肩膀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陈翰林在游览天池时,与朋友约定在栖贤山相见的。诗中描述了他登上庐阜山顶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友人的期盼之情。
诗的第一句就点明了主题——陈翰林正在庐山顶上游览。然后,第二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庐山的壮丽景色。接着,第三句描绘了陈翰林对友人的期待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如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地间。最后一句则是陈翰林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陈翰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