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雨一雨,稍觉襟袖凉。
中宵如河决,浩渺不可当。
浮云合四溟,无复窥神光。
门巷失旧径,北邻有颓墙。
恐地俱蛰龙,难安三尺床。
阍人亟来告,客土坏沟防。
坐此不疏达,渐渍室与堂。
我迷忽复悟,岂暇立彷徨。
荷锸裒众力,畚土逾百筐。
坎窗快不隔,飞流复汤汤。
中庭燥如旧,漠漠兰芷香。
乃知天下事,壅塞成疽疮。
决水复不难,吾有扁鹊方。
五月廿八日雨后
黄昏雨一雨,稍觉襟袖凉。
中宵如河决,浩渺不可当。
浮云合四溟,无复窥神光。
门巷失旧径,北邻有颓墙。
恐地俱蛰龙,难安三尺床。
阍人亟来告,客土坏沟防。
坐此不疏达,渐渍室与堂。
我迷忽复悟,岂暇立彷徨。
荷锸裒众力,畚土逾百筐。
坎窗快不隔,飞流复汤汤。
中庭燥如旧,漠漠兰芷香。
乃知天下事,壅塞成疽疮。
决水复不难,吾有扁鹊方。
注释:
- 五月廿八日雨后 - 这首诗是在五月二十八日下雨之后创作的。
- 黄昏雨一雨 - 黄昏时分下了一阵雨。
- 稍觉襟袖凉 - 雨水打湿了衣服,使我感到凉爽。
- 中宵如河决 - 半夜里好像河水决堤一样。
- 浩渺不可当 - 水流非常浩渺,无法抵挡。
- 浮云合四溟 - 天空中飘浮的云彩聚集在广阔的海面上。
- 无复窥神光 - 没有了先前的神光可看。
- 门巷失旧径 - 门前的道路变得不再熟悉,可能是因为雨水冲刷了路面。
- 北邻有颓墙 - 邻居的墙壁倒塌了。
- 恐地俱蛰龙 - 担心地面下的龙也会被惊动。
- 客土坏沟防 - 我们居住的地方也被破坏,需要修复。
- 坐此不疏达 - 我坐在这里不能从容应对困境。
- 渐渍室与堂 - 逐渐浸染到了整个房间和庭院。
- 我迷忽复悟 - 我突然之间有所觉悟。
- 岂暇立彷徨 - 哪里有时间徘徊不前呢?
- 荷锸裒众力 - 拿起铁锹大家一起努力工作。
- 畚土逾百筐 - 用筐子装土超过一百筐。
- 坎窗快不隔 - 窗户被挖开,水流迅速涌出。
- 飞流复汤汤 - 水流又湍急起来。
- 中庭燥如旧 - 庭院里的干燥如旧。
- 漠漠兰芷香 - 兰花和芷草散发出香气。
- 乃知天下事 - 于是明白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堵塞不通。
- 壅塞成疽疮 - 就像阻塞一样会酿成大祸。
- 决水复不难 - 疏通水源并不困难。
- 吾有扁鹊方 - 我有扁鹊的方剂可以治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二十八日下雨后的情景。首句“黄昏雨一雨”,以时间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傍晚时分细雨纷飞的氛围。第二句“稍觉襟袖凉”表达了雨水带来的清凉感觉。随后的四句“中宵如河决”,“浩渺不可当”,“浮云合四溟”,“无复窥神光”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雨势之猛、影响之大。最后两句“恐地俱蛰龙,难安三尺床”和“阍人亟来告,客土坏沟防”反映了人们对于洪水灾害的恐惧以及对家园安全的担忧。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坐此不疏达”,“渐渍室与堂”等句子,展现了自己对于眼前困境的无奈和挣扎,以及内心的迷茫。而“荷锸裒众力”,“畚土逾百筐”,“坎窗快不隔”等句子则表现了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决心。最后两句“中庭燥如旧,漠漠兰芷香”,则是对现状的一种超脱和释然,暗示着虽然困境依旧,但已经有所好转。
诗人通过对“乃知天下事,壅塞成疽疮”,“决水复不难,吾有扁鹊方”的反思,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智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