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赏析:此诗是作者于元至正八年(1348)在金陵时所作,当时作者被贬为江南行台御史,寓居建业(今南京),故称“金陵”。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

首联“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起笔突兀。“清”字写环境,以景衬情,暗示诗人心情的烦闷;“系”字表明心境之不平静,暗含着诗人对世事的忧心忡忡。

颔联“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写诗人清晨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胸怀。“筇竹杖”是诗人用来支撑自己精神的拐杖。“朝上龟山头”,即登上了紫金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江山壮丽,景色宜人。

颈联“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写诗人俯瞰江海,感叹大自然的宏伟与壮观。“百川合为一”指长江水奔腾不息,滚滚东下,汇聚成为伟大的河流;“浩渺蟠天流”则形容长江水势浩大,波涛滚滚,如巨龙般盘旋于天空中,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受。

尾联“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写诗人面对炎热的天气,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但很快又感到难以摆脱炎热的困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尾联“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写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金和火的现象。“金火”在这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和火。“两相抟”表示金与火相互吸引、缠绕在一起;“金壮火欲流”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炽热的光芒四射,仿佛要将大地上的万物都燃烧殆尽。

尾联“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写诗人对未来充满担忧和恐惧。“郁蒸陈”指的是潮湿闷热的天气;“作戈矛”则暗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关注。

尾联“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写诗人认为现在应该珍惜时光,勤政为民。“事纨扇”比喻要像纨扇一样轻盈、灵活地处理政事;“窥狐裘”则表示不要过于奢侈放纵。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职责的认真履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