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张帷幄,小溪环佩声。
清风复飒然,三者固难并。
而我兼得之,世俗亦不争。
逍遥万虑废,俯仰一身轻。
豁若发醯鸡,悟然虚白生。
万里涉山川,三伏值炎蒸。
赤日正流天,篮舆须驻行。
波明金沙露,渡仄画舫横。
上飘以淅淅,下溅以泠泠。
中有翠影浮,蓊蔚如画屏。
顷刻谐我意,翛然已忘形。
濯足临潺湲,披襟望青冥。
山中真可乐,世路空营营。
这首诗由八句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水上清风覆以乔木(水边轻风吹过高树)
“水边”指的是诗中描写的环境;“轻风”是自然现象;“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的环境或他所在的地位。
乔木张帷幄,小溪环佩声(高大的树木像是为诗人撑起了一片天幕,小溪旁仿佛回响着佩带的声音)
“张帷幄”形容大树如帐幕般环绕;“环佩声”可能是比喻小溪边的声响。
清风复飒然,三者固难并(微风再次吹拂过来,这三者很难同时存在)
“清风”指的是自然的风,“飒然”形容风声强烈;“三者”指前面提到的大树、小溪和环佩声。
我兼得之,世俗亦不争(我拥有这一切,而世俗也不需要争夺)
“兼得”意指同时拥有;“世俗亦不争”表明诗人超脱世俗纷争。
逍遥万虑废,俯仰一身轻(我无忧无虑,轻松自在地生活)
“逍遥”意为自由自在;“万虑”泛指各种忧虑;“俯仰一身轻”描绘了诗人轻松的生活状态。
豁若发醯鸡,悟然虚白生(如同发酸的醋被打破,心境豁然开朗,虚空之中生出清白之感)
“豁若发醯鸡”形容心境突然变得开阔;“虚白生”意味着内心变得纯净。
万里涉山川,三伏值炎蒸(穿越千里山川,三伏天热得像火烤一样)
“万里”描述距离远;“涉山川”指穿越山水;“三伏”是夏季最高温的时候。
赤日正流天,篮舆须驻行(太阳正当头,阳光炽烈,需要暂停前行)
“赤日”指强烈的阳光;“正流天”强调阳光强烈;“篮舆”是一种交通工具,这里指需要停下脚步的地方。
波明金沙露,渡仄画舫横(河水清澈,沙石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画船平稳地渡过)
“波明”形容水面波光粼粼;“金沙露”可能指沙滩上金色的沙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渡仄”指船只在狭窄的水道上行驶。
上飘以淅淅,下溅以泠泠(上半部分轻轻飘落,下半部分清凉溅起)
“上飘”形容上半部轻柔飘落的景象;“下溅”则描述了下半部水花飞溅的情景。
中有翠影浮,蓊蔚如画屏(水中倒映着绿色的影子,如同美丽的屏风)
“有”字在这里表示存在;“翠影”是水中的倒影;“蓊蔚”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顷刻谐我意,翛然已忘形(立刻满足了我的愿望,顿时忘记了自己)
“顷刻间”表达了很快;“谐我意”指满足愿望;“翛然”意为轻松自在。
濯足临潺湲,披襟望青冥(洗脚时听着潺潺的溪水声,敞开衣襟遥望天空)
“濯足临潺湲”描绘了洗涤双脚时的宁静景象;“披襟”形容敞开衣襟;“青冥”是天空的颜色。
山中真可乐,世路空营营(山上真是令人愉悦,但世上的道路让人感到孤独)
“山中真可乐”意味着山上的快乐;“世路空营营”表达了对纷扰世间的感慨。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句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具体景物传达了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