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荒城,落叶如飞雨。
梦寐湘西游,晻暧不可睹。
昨日得君诗,讽咏日攲午。
山光相随来,潇洒入庭户。
忆昨寻此山,扁舟戛平浦。
白鸥为前躯,丹霞随步武。
渐入空旷中,轻清欲飞举。
幽泉落石鸣,乔杉得风舞。
峰峦半明灭,云月相吞吐。
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半壁闻棋声,深林传鸟语。
清境造已极,更上最高处。
朱栏插青冥,华屋横险阻。
云梦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却视长沙城,迫仄真环堵。
渌水带萦洄,青烟丝一缕。
平时事干谒,白昼走尘土。
到此觉沉迷,直欲弃簪组。
尚愧节不高,空然赋归去。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回旋尽朱墨,应接烦棰楚。
何尝略寻幽,曾不暇窥圃。
引望西绝堂,旷若隔今古。
夫君今俊秀,爽气发眉宇。
文章富择洒,诗笔尤跋扈。
动我登临兴,翩翩如插羽。
秋风入荒城,落叶如飞雨。
译文:秋风拂过大地,吹过荒废的城池,使得树叶纷纷飘落如同飞舞的雨。
注释:荒凉的城市,秋风入内,落叶纷飞,犹如秋雨般洒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梦寐湘西游,晻暧不可睹。
译文:我在梦中遨游到了湘西,那里的景象朦胧难辨。
注释:“梦寐”是说在睡梦中,“湘西游”指的是作者去往湘西游玩,而“晻暧”则形容那里景象模糊不清。
昨日得君诗,讽咏日攲午。
译文:昨天收到了你写给我的诗歌,我边吟诵边欣赏着日已斜阳。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
山光相随来,潇洒入庭户。
译文:山间的风景随着风儿飘然而至,它们优雅地进入庭院。
注释:这里的“山光”指的是山间的景色,而“潇洒”则是形容这些景色非常优美自然,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忆昨寻此山,扁舟戛平浦。
译文:回忆起以前寻找这座山的经历,那时我乘坐小船在平静的河面上行驶。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寻找这座山的过程,以及当时的情景。
白鸥为前躯,丹霞随步武。
译文:白色的鸥鸟成为我前进的前驱,而五彩斑斓的霞光跟随在我的脚下。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象,其中“白鸥”象征着诗人自由自在的心情,而“丹霞”则是大自然的颜色。
渐入空旷中,轻清欲飞举。
译文:逐渐深入到空旷的地方,感觉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仿佛要飞升上去。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幽泉落石鸣,乔杉得风舞。
译文:幽深的泉水从石头上流淌下来发出声响,高大的树木随风摆动。
注释:这里描写了山中的美景,其中“幽泉”指的是山涧中的水流,“乔杉”则是高大而挺拔的树木。
峰峦半明灭,云月相吞吐。
译文:山峰时隐时现、忽明忽暗,云彩和月亮相互掩映、吞吐交错。
注释:这里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月亮,其中“峰峦”指的是山峦,“云月”则分别指代天空中的云彩和月亮。
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译文:巍峨的庙堂和佛像坐落在山中,周围绿树环抱、环境清幽。
注释:这里描述了山中的寺庙和佛像,其中“岩岩”指的是山崖陡峭之意,“仙佛家”则是指山上的庙宇或佛家建筑。
半壁闻棋声,深林传鸟语。
译文:在半山腰可以听到棋子落子的声音,在密林中可以听到鸟儿啼叫。
注释:这里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其中“棋盘声”指的是下棋的场景,“鸟语”则是指鸟儿啼叫声。
清境造已极,更上最高处。
译文:清幽的环境已经达到了极致,我还要继续向上攀登。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朱栏插青冥,华屋横险阻。
译文:红色的栏杆插入了蓝天白云之间,华丽的房屋横跨险峻的道路之上。
注释:这里描绘了山中的美丽建筑和道路,其中“朱栏”指的是红色栏杆,“青冥”则是指蓝天白云,“华屋”则是指豪华的房屋。
云梦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译文:像云一样将大地包裹,有八成九的面积被吞没;天空中的大道就像尺子一般,宽约五寸。
注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上的景象,其中“云梦”指的是大地,“云”则是指覆盖在大地上的自然现象,“吞八九”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大地的面积非常大。
却视长沙城,迫仄真环堵。
译文:回头看看长沙城,它狭窄拥挤的样子真是令人感到压抑。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长沙城的感慨和不满情绪。
渌水带萦洄,青烟丝一缕。
译文:清澈的湖水带着曲折的回旋流动,一缕青烟缓缓升起。
注释:这里描绘了湖面的景色和烟雾缭绕的景象,其中“渌水”指的是清澈的湖水,“萦洄”则是指水流曲折回旋的意思,“青烟”则是指袅袅升起的烟雾。
平时事干谒,白昼走尘土。
译文:平时忙于应酬、奔波于仕途之中,白天也不得不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来回走动。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疲惫感。
到此觉沉迷,直欲弃簪组。
译文:来到这里让我感到非常沉迷陶醉,甚至想要放弃功名利禄的束缚。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尚愧节不高,空然赋归去。
译文:我惭愧自己的志节没有高洁到能够超脱世俗的境界,所以只能空然地离开这里。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自责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超脱世俗的渴望。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译文:突然来到这个偏僻的山乡居住,一切都变得如此繁忙喧嚣,冷暖交替变化无常。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来到山乡之后的生活状态和感受,其中“朅来”是突然的意思,“岩邑”则是指山乡或偏僻的山村,“寒暑”则是指冷暖交替的变化。
回旋尽朱墨,应接烦棰楚。
译文:这里到处都是红色和黑色的标记和标志牌,迎接和应对的人很多,非常忙碌。
注释:这里描绘了山乡的环境和生活状态,其中“朱墨”指的是红色和黑色的标志牌,“应接”则是指迎接和应对的意思,“棰楚”则是指鞭打或责罚的意思。
何尝略寻幽,曾不暇窥圃。
译文:我又怎么会去追求那些幽静的美景呢?我甚至没有时间去欣赏花园里的花草树木。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美景的态度和感受,同时暗示了他对于名利地位的追求欲望。
引望西绝堂,旷若隔今古。
译文:我抬头远望西山的绝景楼阁,那里宛如隔世般的古老。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山水景色的感受和联想,其中“绝堂”指的是楼阁,“今古”则是指古今之间。
夫君今俊秀,爽气发眉宇。
译文:你今天英俊潇洒,风采焕发在你那俊朗的面容上。
注释:这里赞美了朋友的外貌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文章富择洒,诗笔尤跋扈。
译文:你的文采丰富且充满才华,尤其是你的诗歌更是豪放洒脱。
注释:这句话赞扬了朋友的文学天赋和创作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之情。
动我登临兴,翩翩如插羽。
译文:这激发了我登上高山之巅的兴致,我的情怀翩翩如飞翔的羽毛一般轻盈。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山后的情感体验和心境变化,其中“登临”指的是登上高山之巅,“翩翩”则是指轻盈飘逸的样子,“插羽”则是比喻诗人情感的高昂和振奋。
赏析:这首诗是李郢任衡州司马期间所作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