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下常推七子才,兔园宾客重邹枚。
三千里外出疆去,四五年前点顿来。
将幕未归惭老大,使旃重到喜追徘。
朔风不度龙沙远,只向云中讲信回。
【注释】
赠国信毕少卿: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的一封信中的内容。
邺下常推七子才,兔园宾客重邹枚: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有座著名的园林,名为“兔园”,这里指代邺中的一些文人。七子才,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七位少年才子,他们曾于永徽四年(653年)在长安参加“制举”考试,因赋《檄英王鸡》而扬名。兔园宾客,指这些人。邹枚,指王维、卢照邻、骆宾王等七位少年才人。
三千里外出疆去,四五年前点顿来:三千里外,指诗人远赴边塞。出疆去,指出使边疆。四五年前,指开元十四年(726年)诗人初至长安时。点,通“暂”,停留的意思。
将幕未归惭老大,使旃重到喜追徘:将幕未归,指诗人在长安滞留了一年多时间,还没有回去。使旃,指出使。重到,指再回长安。
朔风不度龙沙远,只向云中讲信回;朔风不度,指沙漠上的寒风刮得很厉害,无法越过。龙沙,指流沙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信中的诗。此诗以送别为题,实际上是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勉励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沮丧,要乐观向上,继续为国家效力。
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并点出了他们的身份:邺中的七子才和兔园宾客。接着又指出了他们的行踪:三千里外的边关。这两句既交待了送别的双方,又描绘了送别的环境与背景,为下文的抒写送别情意作了铺垫。
“将幕未归惭老大”,这句的意思是说,我这次离开长安,一晃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没有回到洛阳去,心里不免有些惭愧。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之心,也流露出自己久离故土的思念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使旃重到喜追徘”,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再次来到长安,我也很高兴,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的高兴之情呢?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也透露出他对朋友的关切之意。
后四句则是全诗的重点所在。前两句“朔风不度龙沙远”,意思是说,虽然沙漠上的寒风刺骨,但我却无法忍受,只能远远地站在沙漠边,望着那遥远的边关。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担忧之心。
“只向云中讲信回”,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只能通过书信来与你联系,告诉你我在边关的情况。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情怀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