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周南十五年,成书奏牍过三千。
东山方起为霖雨,大厦俄倾叹逝川。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礼赐貂蝉。
两宫痛悼皆临奠,只为皋夔志未宣。

司马温公挽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拜中书舍人。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军国重事。神宗时为司空兼国子监祭酒,以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年六十七岁,赠太傅,谥文正,后人称“范文正公”。

留滞周南十五年,成书奏牍过三千。

司马光自号“西铭老人”,在洛阳定居,故称“周南”。“十五年”指他任谏官以来的十五年间,“留滞”即停留、羁留在洛阳。这两句说:我在这里度过了十五年的时间,撰写了上万份奏疏。

东山方起为霖雨,大厦俄倾叹逝川。

司马光曾于宋英宗治平年间任宰相,主持朝政,但被排挤出朝廷,贬谪洛阳。这两句说:东山上刚刚升起了春雨,可这座宏伟的宫室却突然倒塌了。比喻朝廷政治黑暗,奸臣当道,正直之士遭到排斥和打击,国家政治局势急剧恶化。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礼赐貂蝉。

司马光一生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敢于直言进谏,多次因触犯皇上而被贬谪或罢免官职。这两句说:我有忠心耿耿的谏议,就像良药一样,能治愈疾病;我得到皇上的特别恩宠和优厚待遇,皇帝赐给我貂蝉冠,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欣慰。

两宫痛悼皆临奠,只为皋夔志未宣。

司马光在洛阳期间与吕公著等同修《资治通鉴》,这部著作成为后来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也使司马光受到人们的敬重。然而他始终对王安石推行的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