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朋游今五纪,断金连璧附英翘。
学通经史蒙三益,心类松筠见久要。
白首郎潜甘寂寞,清时吏隐甚逍遥。
年逾九九诚无慊,惟叹人亡与道消。
【注释】
自昔:从过去以来、自古以来。朋游:朋友交往,朋友相聚。五纪:五载,五年。断金连璧:比喻友情之深。附英翘:依附英才,高翔远举。三益:三种好处。蒙:受到。松筠:指松柏。心类松筠见久要:心志像松柏一样坚韧,长久不变。白首郎潜:指年老退隐,身居闲散职位的人。甘寂寞:甘愿隐居于山林之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清时:指太平盛世。吏隐:指做官吏而隐居不仕。逍遥:自在,不受拘束。九九:指长寿,九十岁。人亡与道消:人的去世和天道的消失。
【赏析】
《致政仲损工部哀词》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诗人时任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贬为睦州司马。全诗以“自昔朋游今五纪”开篇,点明题旨。“学通经史蒙三益,心类松筠见久要”,诗人在仕途中,学习经史,得到益处,心志坚定如松筠般坚韧,久而不衰。“白首郎潜甘寂寞,清时吏隐甚逍遥”,诗人退隐后,过着恬静的生活,享受着清闲自在的生活。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喜爱。“年逾九九诚无慊,惟叹人亡与道消”,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过九旬,但并无遗憾,只叹息人生短暂,人去之后大道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