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育万物,物物遂其生。
何须强分别,不若两忘情。

【注释】

东枢:即东宫。后轩:指东宫的后堂,即东宫之侧室。花草:这里是指种植在东宫后堂的花与草。随时:根据四季变化而生长。竞秀:争相展示其美丽。种类:各种不同种类的花和草。寔繁滋蔓:茂盛地生长蔓延。因依:依靠。因:所以。未易图也:不容易谋划。然:那么。昔:过去。昔之:过去的。造化者:造物者,指大自然。为不少矣:不是很少了。故:因此。录:记载。名数榜:记录花名和数量的榜单。北垣:宫墙的北面,这里借指东宫后堂。意欲:想要。后之人勿剪勿伐:希望后人不要修剪或砍伐。且无忘于封植也:不要忘了栽培。偶作小诗三章曰嘲曰解曰断云嘲

天地育万物,物物遂其生。

何须强分别,不若两忘情。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观东宫后堂的榜单而作,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全诗以“东宫后轩”、“花草”为主线,通过“强分别”、“两忘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从而更加珍视眼前的美好时光。

首联:“天地育万物,物物遂其生。”诗人开篇就描绘出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大地孕育着万物生长,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这里的“天地”象征着大自然,而“万物”则包括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颔联:“何须强分别,不若两忘情。”诗人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强行区分和比较呢?”诗人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自然生成、各有所长,那么就没有必要去人为地去划分优劣、好坏。相反,应该像忘却情感一样去忘记这些差别,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这里的“两忘情”是一种超脱世俗、超越功利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颈联:“天地育万物,物物遂其生。”诗人再次回到大自然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大自然养育着一切生命,每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天地”仍然象征着大自然,而“万物”则包括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尾联:“何须强分别,不若两忘情。”诗人进一步展开思考,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强行区分和比较呢?”诗人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自然生成、各有所长,那么就没有必要去人为地去划分优劣、好坏。相反,应该像忘却情感一样去忘记这些差别,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这里的“两忘情”是一种超脱世俗、超越功利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东宫后堂的描写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从而更加珍视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递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