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冠盖敦名教,任是清贫节转高。
见说近添穷九老,从初便不要山涛。
前朔宪孔嗣宗太博过孟云,近于洛下结穷九老会。
凡职事稍重生事稍丰者不得与焉。其宴集之式,率称其名。其事诚可嘉尚。其语多资嗢噱,因作小诗以纪之,亦以见河南士人有名教之乐,简贪薄之风,辄录呈留守宣徽,聊资解颐。
注释:洛城:洛阳城。冠盖:指官员的冠帽和车盖。敦名教:注重名声教化。任是:尽管这样。清贫节转高:清贫而节操高尚。见说:据说。山涛:字巨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官至司徒、太尉,封钜平侯,谥号“靖”。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河南尹崔明府的,崔明府曾邀请洛阳城内的官员和名士一起在洛阳城南门聚会,杜甫写了这首诗来记录这件事。
第一句“洛城冠盖敦名教”,洛城:指的是洛阳城。冠盖:指的是官员们的车帽和车盖。敦名教:注重名声教化。这句的意思是洛阳城的官员们都很注重名声教化。
第二句“任是清贫节转高”,尽管这样:尽管这样,他们的节操就更高了。清贫:贫穷。节转高:节操更高。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那些清廉自守、不追求物质享受的官员的赞美。
第三句“见说近添穷九老,从初便不要山涛”,据听说最近又增加了一些贫困的老者。从初便不要山涛:从开始就不需要像山涛这样的官员。山涛:字巨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官至司徒、太尉,封钜平侯,谥号“靖”。这里指那些不愿意接受贿赂、清廉自守的官员。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城中官员们的赞美,表达了杜甫对那些清廉自守、不追求物质享受的官员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即一些人为了得到官职和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