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甘膏苏旱岁,日趋祠庙罄虔祈。
春风也解相欺罔,鼓扇杨花学雪飞。
【注释】
- 春旱:指春季干旱,土地缺水。
- 祷祈:祈祷,向神灵请求保佑。
- 小园:庭院、园林。
- 即事:即兴之作,即目所见之景。
- 甘膏:甜如膏油的甘露,比喻雨露。
- 祷祈未应:祈祷没有回应。
- 趋:快走;疾走。
- 祠庙:指祭祀用的场所,这里指求神拜鬼。
- 罄虔:竭尽恭敬之意。
- 鼓翼:鼓动翅膀,形容风大。
- 杨花:柳絮。
- 欺罔:欺骗。
- 相欺罔:相互欺骗。
- 雪飞:如雪花般飘落。
【赏析】
这首五绝诗是一首写物寄情的小令,诗人以“小园”为题,表达了对春旱时人们渴望甘霖、祈求神灵降雨的急切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季节变换的敏感观察与深刻理解。
首句“渴望甘膏苏旱岁”,直抒胸臆,表达了人们对及时雨的热切盼望。甘膏,喻指甘美的雨水,苏旱,解除旱灾。整句诗通过“渴望”一词,传达出人们对于雨水的强烈期盼。
次句“日趋祠庙罄虔祈”,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祈祷的场景。趋向于祠庙,表示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罄虔,竭尽恭敬之意,形容祷告的诚心诚意。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于祈祷的投入与热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活动的普遍信仰。
第三句“春风也解相欺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一个懂得欺骗的人。这句诗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哲理性,揭示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界现象时的复杂情感。
末二句“鼓扇杨花学雪飞”,则是诗人巧妙运用比喻手法的结果。这里用“鼓扇”来暗示风势猛烈,而“学雪飞”则形象地描绘了杨花被风吹起后,仿佛变成了雪花一般的景象。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画面。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含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理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