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茅易瓦利无穷,盍种甘棠比召公。
大手断碑何处觅,典型犹见此堂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
①“撤茅易瓦利无穷”是说,广平郡的长官撤除草屋,换掉瓦片,修整堂宇,其目的是要使这堂永远兴盛。②“盍种甘棠比召公”是说,在堂中种上一棵甘棠树,以表示纪念召伯(即召公)的功绩,并希望广平郡长也能像召公一样,为政清廉,为民造福。③“大手断碑何处觅”是说,如今这棵甘棠树还在,而当年那棵碑却不知被谁砍断了。④“典型犹见此堂中”是说,尽管碑已被砍断,但广平堂的风气和传统仍可以见到。⑤注释:撤去茅草,更换瓦片,是为了使堂宇永远昌盛。“盍”,何不;种下甘棠树,是取自周公旦辅佐周王成王时的事迹。周公旦辅佐周王成王时,曾到南方巡视。他看到当地风俗淳厚,便决定在这里建立新都,并在那里种下了一棵甘棠树,以示纪念。后人把这种树叫做甘棠。甘棠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高大,枝叶茂盛。它的果实可食,也可榨油。相传它有祛风、解毒、止渴的功效。《诗经·小雅·伐木》篇中有“采采卷耳,不盈一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就是用甘棠来比喻思念亲人的心情。⑥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任广平知县时的所作。当时作者任广平知县时,为了勉励广平百姓勤劳治家、廉洁奉公,特在广平县衙内建了一座“甘棠堂”。诗中首句说,广平堂的长官撤去茅草,换上瓦片,是为了使堂宇永远昌盛。次句说,为什么要种植甘棠树呢?因为周公旦曾在这里树立甘棠树,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里用周公旦的故事来鼓励官吏为政清廉,勤政爱民。第三句说,如今甘棠树还在,可是当年种树的那棵碑不见了。第四句说,虽然碑已不见,但是广平堂的好风气和好传统仍可从堂中的人们身上看到。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答案】
广平堂
撤茅易瓦利无穷,盍种甘棠比召公。
大手断碑何处觅,典型犹见此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