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寻清赏,梯云出薜萝。
举头知日近,极目得天多。
别嶂千屏列,长江一带过。
常闻净居境,况此复如何。
【注释】
题明庆塔院:在四川成都西门外。唐玄宗时,于城内修建明庆塔,以镇护城池。
古寺寻清赏:寺院里寻找清新的欣赏对象。
梯云出薜萝:指登上高塔,从上向下看,就像在云中行走。薜萝,一种攀援的植物,常用来做梯子。
极目:目光所及。天多:天空广阔。
别嶂千屏列:远处有一座座山峰,好像屏风一样排列着。
长江一带过:长江流经四川,两岸景色美丽。
常闻净居境,况此复如何:经常听说净土的境界,更何况这里又是怎样的地方。净居,佛教语,指清净无染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临明庆塔院所见的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赏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音韵悦耳;内容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情趣。
首联“古寺寻清赏”,写登山入寺,寻幽探胜的情景。诗人登上明庆塔,远眺四周,只见层层青山,如同屏风一般,把碧蓝的天空与茫茫云海分隔开来。“梯云出薜萝”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置身云端之上的感觉。
颔联“举头知日近”,写诗人举目四望,只见一轮红日渐渐靠近山顶,而天幕又显得格外宽阔。“极目得天多”一句,既写诗人放眼四望的壮阔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颈联“别嶂千屏列”,写诗人继续攀登,又见群山叠嶂,犹如屏风一般,排列在江边。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常闻净居境”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常常听说净土的境界,但今天又来到了如此美丽的风景胜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净居境”指的是佛教所说的清净无染、远离尘世的地方,而“况此复如何”则是诗人对这美景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明庆塔院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展示了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