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鱼跃,凫短鹤长。各适其适,孰尤彼苍。奈何人异于万物,身备乎五常。
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乃使蜗蚓同槁乎土壤,鸿雁俱逐乎稻粱。
精神所著,梦游八荒。浴银河翻月之浪,熏旃檀带露之香。
戴芙蓉九华之冠,披云锦五色之裳。骑祥麟兮翳彩凤,攀若木兮拂扶桑,直造乎玉皇香案之傍。
白虎守关御剑芒,荧惑执法齿发张。皋夔丘旦列雁行,肃然鸣佩谐宫商。
关张卫霍立两厢,相向盾甲明如霜。千官拜起低复昂,星辉霞彩难为祥。
一人殿中立宣扬,令臣奏事无恐惶。臣愚幸睹天日光,愿拜短疏裨毫芒。
读罢帝亲把袖藏,曰汝所奏见未尝。政如药性和温良,一一可以瘳民疮。
又如百炼昆吾钢,用之国可无妖祥。惜哉无遇徒心伤,亟宜归世朝君王。
君王神圣今禹汤,勤求贤隽食不遑。扶天大象亲提纲,充庭至宝皆琳琅。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来表达这种理解。

“钧天”一句,描述了天地之大,万物之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里的“鸢飞鱼跃,凫短鹤长”,分别描绘了天空中的鸢鸟、水中的鱼儿、陆地上的凫鸟、空中的鹤鸟,各有其适,各得其所,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各适其适,孰尤彼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诗人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去追求超越自然的事物。

“奈何人异于万物,身备乎五常。”一句,诗人指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这些是动物所不具备的。但同时,诗人也指出人也有局限,不能完全脱离自然,不能过分追求超越自然的存在。

“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一句,诗人提出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更重要的是要有益于社会,要有忠诚善良的品质。这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

“乃使蜗蚓同槁乎土壤,鸿雁俱逐乎稻粱。”一句,描述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有些人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生活;有些人追逐名利地位,而失去了道德底线。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

“精神所著,梦游八荒。”一句,诗人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他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地飞翔,不受任何束缚。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赞美。

“浴银河翻月之浪,熏旃檀带露之香。”一句,描绘了他内心的感受。他仿佛沐浴在银河之中,感受着月光的洗礼;又仿佛闻到旃檀木散发的香气,感受到生命的芬芳。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戴芙蓉九华之冠,披云锦五色之裳。”一句,描述了他外在的形象。他头戴芙蓉花的花冠,身穿云锦制成的华丽衣裳,展现出他尊贵的地位和优雅的气质。这是他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塑造和展示。

“骑祥麟兮翳彩凤,攀若木兮拂扶桑。”两句,描绘了他与神兽和仙人一起共游的情景。他骑着祥麟,遮住了彩凤的羽翼;他攀登若木,拂动着扶桑的枝叶。这象征着他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直造乎玉皇香案之傍。”一句,描述了他与玉皇大帝相见的场景。他直接走到了玉皇大帝的香案旁,表达了他对玉皇大帝的敬畏和敬仰。

“白虎守关御剑芒,荧惑执法齿发张。”两句,描绘了天宫的守卫者。有白虎守护关口,保护着天上的安全;有荧惑星执法,维护着天宫中的规则和秩序。这是对天界守卫者和执法者的描写。

“皋夔丘旦列雁行,肃然鸣佩谐宫商。”两句,描述了天宫中的音乐表演。皋夔、丘旦等古代贤臣排列成雁行阵势,奏响了和谐悦耳的乐曲。这是对古代贤臣们音乐才能的赞美。

“关张卫霍立两厢,相向盾甲明如霜。”两句,描述了天宫中的将领。关羽、张飞、卫青、霍去病等英勇的将领站立在两侧,他们手持盾牌和盔甲,显得英姿飒爽,如同寒霜一般清冷。这是对天宫中将领们的描写。

“千官拜起低复昂,星辉霞彩难为祥。”两句,描述了天宫中官员们行礼的场景。千名官员依次行礼,有的低头,有的抬头,姿态各异;星光闪烁,霞光斑斓,美丽壮观。这是对天宫中官员们礼仪的表现。

“一人殿中立宣扬,令臣奏事无恐惶。”两句,描述了天宫中的皇帝。皇帝独自一人站在宫殿中央,威严庄重地宣布旨意,让大臣们毫无顾虑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是对天宫中皇帝权威和威严的描述。

整首诗歌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天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他也通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