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何似贾司仓,行李唯馀古锦囊。
秋后恰容鹰脱架,春来会有燕投梁。
清时无用材虽拙,白日能闲策亦长。
惭愧平生负三尺,一成泉石欲膏肓。

诗句释义

1 骑驴何似贾司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骑马旅行时,与古代的贾司仓(一名官员)对比,感觉上骑马更自由自在,没有束缚。

  1. 行李唯馀古锦囊:这里的“行李”通常指携带的物品,而“古锦囊”则可能意味着诗人携带着一些珍贵的物品或书籍。这里强调的是尽管旅途中有许多行李,但其中最重要的仍是那本古书。
  2. 秋后恰容鹰脱架:秋天正是鹰飞翔的季节,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里鹰飞的场景,象征着摆脱束缚,自由飞翔。
  3. 春来会有燕投梁:春天到来时,燕子会回到它们的巢穴——屋梁上筑巢,这里比喻希望春天能带来新的开始和机会。
  4. 清时无用材虽拙:在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时代,即使一个人才能有限,也能得到重用。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5. 白日能闲策亦长:白天有时间可以悠然自得,悠闲地策马前行。这里的“策”指的是骑马,而“亦长”可能意味着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很值得珍惜。
  6. 惭愧平生负三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省,觉得自己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或者未能做出更多贡献,感到惭愧。
  7. 一成泉石欲膏肓:这里的“泉石”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而“欲膏肓”则形容这些美景如同病入膏肓无法治愈一样珍贵,强调了对自然的欣赏和珍视。

译文

骑着驴子不如骑官马,我的行李只有那件旧衣。
秋季正好是鹰展翅的时候,春天我定会回到故乡。
政治清明时,即使我才疏学浅也能被任用,白天我也会悠闲自在地骑行。
惭愧我一生都在辜负那三尺长的剑,只盼望能在泉石间寻找到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感慨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比骑驴和骑马的不同体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期望。他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未能得到重用,感到遗憾和惭愧。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希望自己能在春天回到故乡,享受自然的美丽。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