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解析】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赏析:

首联“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写雷峰塔在杭州城西南的南山上,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为六和塔之残基,建于公元920年(北宋开宝四年)。诗人由雷峰塔联想到它附近的万松岭上的古招提寺。

颔联“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写招提寺中的塔与西湖的景色相映,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昂昂”二字形容塔高耸入云,“滟滟”形容波光潋滟,写出了湖光山色之美。

颈联“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写招提寺中的和尚们在中午时分打坐修炼,而寺外湖中划着船的人却正在喧闹不已。一个“安”字,一个“沸”,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招提寺中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反差。

尾联“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写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诗歌创作的喜爱,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交流。最后一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他希望与梅花相伴的愿望。

【答案】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