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中墨客随车后,架上牙签遮坐右。
唯留笔研乃自鐍,岂惜车茵容吏呕。
青霞老去云海深,旧游尚见翻涛手。
寄声秀句风入怀,坐念清标月当牖。
天公厚我过穆生,何止餍韩仍饫柳。
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
公当紫绶日垂腰,我已秃襟时见肘。
慕公澄挠等清浊,叹我雕污终粪朽。
诗从子建岂易亲,句语怀英那肯偶。
清风自已入公脾,我如恶木何劳吼。
【注释】
寄曹使君:诗题一作《赠曹使君》。曹使君,即曹植。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幕中墨客随车后,架上牙签遮坐右:指曹植在幕府中有许多才华出众的朋友。“曹子建(植)”是当时人称他的名字。
唯留笔研乃自鐍,岂惜车茵容吏呕:“鐍”,用笔砚封固笔管,防止笔尖干涸。“茵”,席子。曹植爱惜文房四宝,连自己用的车垫都不肯让给别人。
青霞老去云海深,旧游尚见翻涛手:“青霞”指青山。“翻涛手”比喻有翻江倒海之势。曹植曾说:“登高望所思,聊为《野兴赋》。”“旧游”句化用其意。
寄声秀句风入怀,坐念清标月当牖:“秀句”指优美诗句。“清标”喻指高尚品格。
天公厚我过穆生,何止餍韩仍饫柳:“穆生”,司马相如字。“餍韩”,指司马相如的文章已经非常成熟了。“饫柳”,指李白的诗已很成熟。曹植认为他的才华比司马相如、李白更优长。
何止餍韩仍饫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的才华不仅超过了司马相如、李白,而且超过我曹植,还不止这些,因为我现在虽然不能像你一样写出很多文章,但能写出好的诗句,也足够让你吃不下了。
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韶濩”,指音乐。《诗经·周颂》中有《韶》、《濩》二曲,都是歌颂文王和武王的乐曲。曹植希望曹使君不要怀疑,他就像那老马一样,知道回家的路。
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嗜酒”指嗜酒成癖,指曹植喜欢喝酒。曹植因嗜酒而闻名于世。这里用“近缘”说明他因嗜酒出名的原因,用“已付长酣无可否”来表明自己虽好酒,但不贪杯,能控制自己。
公当紫绶日垂腰,我已秃襟时见肘:“紫绶”是古代一种官服上的颜色。“秃襟”指穿脱衣服时露出的臂膀部分。曹植说自己虽不能像曹使君那样有官位,但也能做官,只是官位没有曹使君高。
慕公澄挠等清浊,叹我雕污终粪朽:“慕公”,指羡慕使君。“澄挠”指清明廉洁。“雕污”指雕刻精美的器物却脏了,比喻品行不好的人。曹植在这里表示要向曹使君学习,使自己的品德更加纯洁。
清风自已入公脾,我如恶木何劳吼:“清风”喻指高尚的品质。“己”,停止。“脾”,脾脏。“我如恶木”比喻自己如同被污染了的树木一样。“劳吼”意为徒劳地叫唤。曹植在这里表示自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质,以得到使君的赏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曹使君的信,表达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认识及与友人交往的情怀。全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前八句):写自己与朋友的交往情况及对自己的评价。开头两句点明写信对象为曹使君。接着以曹植在幕府中的众多朋友为例,表现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广泛联系。“唯留笔研”以下六句,写他对朋友的情谊。曹植珍惜自己的文房四宝,即使是车垫也不肯让别人动;对于朋友的来信,他总是及时回复,从不怠慢;对于朋友,他总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地位;他还把朋友的诗当作至宝收藏。最后四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曹植与朋友们关系密切,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二段(第十句至十四句):写自己对曹使君的评价及自己的处境。“寄声秀句风入怀”四句,写曹使君对曹植的赞赏。曹植在给曹使君的信中说:“您的才华超过司马相如、李白。”他认为曹使君的才华远胜于他,因此他感到十分荣幸。这两句表现出他与曹使君之间深厚的感情。“近缘嗜酒识圣贤”四句,写曹使君对自己的喜爱与支持。曹植因嗜酒而知名,但他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总是能够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进步。
第三段(最后四句):写自己的处境及对未来的期望。“公当紫绶日垂腰”四句,写曹使君对自己的看法。曹植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像曹使君那样有官职,但也能做官。他希望曹使君能够继续提拔他,让他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慕公澄挠等清浊”四句,表示自己要向曹使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清风自已入公脾”四句,表达自己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愿望。“我如恶木何劳吼”四句,表示自己愿意像树木一样扎根于大地,不求名利。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曹植的才情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