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馀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
佳人为折寒英。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从教夜、龙山清月,端的便解留人。
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馀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
注释:泽国,指江南水乡。秋深,指秋天的景色。绣楹,精美的门框。天近,天空很近。坐久,久坐。魂清,灵魂清明。溪山,指山水景色。绕尊,环绕在酒杯周围。云雾,云雾缭绕。浥衣襟,沾湿了衣襟。馀霞,余下的云霞。孤雁,孤单的大雁。愁眼,忧愁的眼睛。寄寒闺,寄托给寒冷的闺房。一点,一点点。杜老,指杜甫,字子美。两峰,两座山峰。秀处,美丽的地方。短发,形容头发稀薄。疏巾,稀疏的头巾。佳人,美人。折寒英,折下菊花。罗袖,丝绸袖子。真珠露冷钿金,真珠露滴冷了金银制的首饰。幽艳,美丽的容颜。为谁妍,为谁美丽?妍,形容词,美丽的意思。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东边篱笆下,却教他喝醉倒地像陶渊明一样。渊明,陶渊明。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但饮,只管喝酒。莫觑他,不要看他。落日,夕阳。芜城,荒芜之城,这里指代故乡或家乡。从教夜、龙山清月,任由夜幕降临、龙山明月高悬。从教,任凭。龙山,即南京附近的钟山,山上有石头形状像马,故名龙山。清月,明亮的月光。端的便解留人,真的就理解留住我的人。端的,真的。便解留人,就能理解留住我的人。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作。上片主要描写登高所见的景物以及作者由此产生的感慨。起首四句写登高所见之景:秋意浓浓,风景旖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自己则因思家而感到孤独凄凉、寂寞无依。“泽国秋深”,写出了秋景之浓重;“绣楹天近”,写出了登高所见之美景。“坐久魂清”,是说因为登高而久久地久坐,以致灵魂都变得清醒起来;“溪山绕尊酒”,则是写自己举杯饮酒时所见到的优美景色,即溪山环抱着美酒,云雾飘荡着衣襟。以下三句,写自己的遐想:那晚霞像一队孤雁向远处飞去,似乎在为自己带来忧愁;又似将忧愁托付给了寒冷的闺房;还似把思念之情寄托给杜工部。“君但饮”,是劝对方只管饮酒;“莫觑他”,“觑”是看的意思;“落日芜城”,是说太阳快要落山了,故乡就要被遗弃了;“从教夜”,是说不管怎么样;“龙山清月”,是说自己纵情畅饮直到月上中天。
下片写词人与朋友共饮至深夜仍依依不舍的情景。“佳人为折寒英”,是说佳人为他折下一枝菊花;“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是说佳人的衣袖上渗出了珍珠般的露水,她头上戴着的钿金饰品也因露水而变得冰冷了;这两句写佳人为他所做的牺牲和付出。“幽艳为谁妍”,是说佳人的容貌如此美丽,究竟是为了谁来装扮呢?“妍”是美丽的意思;“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是说东边的篱笆下,佳人却让他醉倒在陶渊明的身旁;“渊明”,是陶潜的别号;“君但饮”,还是劝对方只管饮酒;“莫觑他、落日芜城”,意思是说不要只盯着故乡的落日发呆;“从教夜、龙山清月”,“从教”,就是任凭的意思;“龙山”,指的是南京附近的钟山,山上有一块石头的形状象马,故称龙山;“清月”,指明亮的月亮。最后一句是说自己纵情畅饮直到月亮西沉,任凭它如何变化,都不会理解并留住自己的人。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发感情,通过写登高所见之景和与朋友欢聚畅饮至夜深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全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名家评价
《草堂诗余评林》:此词纯写羁旅情怀,不涉时事,故可诵也。